第590章 混日子的邓晓莹_歌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90章 混日子的邓晓莹

第(1/3)页

  然而,正赛入围者统计出的结果,却让林在山比较无奈。

  截止到海选第一轮结束。

  入围到正赛的32组学员中,只有12个人是真正完全没有背景、没有唱片公司在推的普通音乐爱好者。

  另外的2o组学员,13组来自于国娱,其他7个是其他唱片公司推上来的歌手。

  而12个没有唱片公司背景的入围者中,有8个是音乐类院校的在校生或毕业生。

  非音乐专业的入围学员,只有4人。

  也就是说,这次《好声音》正赛,目前只有这四个人,是以普通人的身份入围正赛的。

  由林在山亲自把关的海选第二轮,还要选出8个学员晋级到《好声音》正赛。

  但这8个人里出普通人的几率估计不会很高。

  很可能只有一两个是完完全全的普通人。

  而另外的那2o个内定名额的学员,肯定都有唱片公司的背景,都不是普通人。

  这样算下来,第一季《好声音》很可能只有5、6个是真真正正的非音乐专业草根爱好者。

  这和节目宣传的要从民间选出“好声音”的初衷有着很大的差池。

  对此,林在山有些无可奈何,或者说是无能为力。

  先,他们这次《好声音》筹办的时间很赶,他们没法组织更完善的民间海选工作,所以不可能大面积的筛网从全国各地去找藏在坊间的好声音。

  而且作为第一季的《好声音》,他们节目必须做出很高的质量,才能真正吸引观众。

  音乐类综艺节目要想出高质量,歌手本身的音乐素养是最关键的。

  林在山自己是专业的音乐人,所以他很清楚,一般的草根爱好者和专业的歌手比起来,差距还是非常非常明显的。

  草根歌手有可能具有很棒的歌声潜力,但他们未经打磨,就像钝剑一样,很难真的用歌声去刺穿观众的心。

  而专业级的歌手,就算本身的天赋不够好,经过长时间的专业磨练后,他们就算是废铁,也早就磨出锋芒了。

  专业歌手在舞台上所能展现出来的实力和魅力,要远胜于一般的草根歌手。

  而《好声音》这样的节目,需要的正是有说服力的学员来撑场子,所以第一季他们必须考虑观众的观感,从而请更多的专业歌手来登台献唱。

  就算是作秀,他们也要先把这场秀做漂亮了。

  只有先打开市场了,后面再做下一季,他们才能从更多的方面挖掘节目的潜力,也是挖掘草根的潜力。

  就像异位面的《好声音》就是这个路子。第一季他们请的歌手非常有特点有实力,但基本上都不是草根歌手,由此做出来的效果极好,乃至于后面几季的《好声音》专注请草根了,做出来的效果和第一季完全没法相提并论。但观众们已经喜欢上这个节目了,后面再做的多面化一点,观众也都可以接受,愿意看下去。

  林在山现在就准备按照这个路子做这个位面的《好声音》。

  第一季因为时间赶,多请一些专业歌手来撑场子没问题,但后面他们就要多从民间寻找有潜力的音乐爱好者了。

  毕竟,他们做这节目不光是为了挣口碑挣钱,他们还想挖掘到更多的好苗子,为beyond唱片输入新鲜血液,也是为华语乐坛输血。

  而这第一季,看目前的情形,从《好声音》的舞台上beyond能选出两三个好苗子签下来,就算很不错了。

  虽然放平了心态,但看到国娱推了这么多练习生上正赛,林在山还是有些心有不甘。

  特别是国娱在海选的宣传上玩了一把阴的后,林在山看国娱通过海选输送这么多练习生上正赛,心里就更有芥蒂了。

  要照这么展下去,他们搭的舞台,就都让国娱给利用了。

  这都要成国娱推新人的舞台了。

  但是凭良心讲,林在山确实不得不认可国娱那些练习生的实力。

  他在现场看过几组国娱推上来的内定新人的表演。

  人家唱的确实非常好,还有能边唱边跳的,基本功扎实的让人根本挑不出任何毛病来。

  据说,国娱的练习生从十二三岁开始,就每天至少要做12个小时的艺能训练,甚至有些强度大的要练15个小时。

  那些练习生除了每天吃饭和短暂的休息外,其他时间都不许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