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新歌冲击公告牌_歌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8章 新歌冲击公告牌

第(2/3)页

国际级巨星。

  但美国那些音乐界的大佬们对待李孝妮的态度,比英国佬更为傲慢。他们实在从李孝妮这个大龄的亚洲女歌手身上看不到她能融入北美主流音乐市场的亮点。

  在这个位面,唱片业在美国是最发达的。和电影工业一样,这个位面美国的唱片工业也领先了世界很多年。

  此前,李孝妮的音乐包括唱功,在美国的制作人眼里,都不值一提。

  国娱和美国那些大的音乐公司的合作谈判进行的特别不顺利。所以他们才会退而求其次,花重金先从英伦半岛推一推李孝妮,给李孝妮在西方音乐圈中打出名气后,再让李孝妮进驻世界上最大的北美唱片市场。

  这次李孝妮在英伦半岛的头炮打的不能算是很成功,但《roar》和《blee-love》这两首歌,无论唱作,都小小的惊艳了欧美的音乐人。

  在唱片市场上,如果你拿出很出色的作品了,那是很有说服力的。

  这次国娱没去找美国的唱片公司再谈合作,是人家反来找国娱了。

  国娱之前一直在谈的,在美国唱片公司中位列三甲的超级唱片业巨鳄环球唱片,看中了李孝妮的《roar》和《blee-love》。

  在一个月之前,环球唱片买断了这两首歌在美国的发行权,他们主动帮李孝妮发了这两首歌的单曲。

  和世界上其他地方发专辑的方式不太一样,在北美唱片市场上,唱片公司都是先给歌手发单曲,一首单曲一首单曲的往外发,将所有单曲都发完了,他们再合成专辑往外发。之所以如此,是被互联网影响所致。

  美国唱片业也被网络盗版音乐重创过,但他们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非常严格,严杀盗版。但网络音乐的出现,还是对美国传统唱片市场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冲击。

  在这个位面,最近10年,美国传统唱片业基本上已经被互联网音乐给冲垮了,互联网数字音乐,如今已经占据了美国音乐市场的主导地位。

  但人家那边可不是免费下载音乐听,喜欢哪首歌,乐迷都是要按单曲来买的,或者购买数字音乐专辑。

  正是因为购买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使得唱片公司和歌手发专辑的方式也彻底改变了。

  现在北美的唱片公司给歌手发新歌,都是按单曲来发。

  他们要先卖一轮单曲,等卖的差不多了,再把单曲合成数字专辑,再卖一轮数字专辑。

  环球唱片这次看中的,就是李孝妮英伦专辑中的《roar》和《blee-love》,其他的歌他们都没买,就买了这两首歌的发行权。

  虽然这两首歌很有国际范儿,但因为在北美的音乐市场上,还从来没有亚洲歌手出人头地过,所以环球这次对李孝妮的投资还是比较谨慎的。

  他们买这两首歌,主要是针对北美地区的华人市场,希望在华裔中先卖出一个好成绩,再将这两首歌逐渐推进北美主流乐迷的视线。

  在美国的华人虽然有很多,但华裔占美国总人口的数量也不过2%,远远算不上主流。

  李孝妮在美国的华裔群体、乃至整个亚裔群体里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受众度,但环球和国娱的目标是给李孝妮推向北美主流的音乐市场,只有推向主流了,他们才能真正赚大钱。

  三周前,环球唱片给李孝妮发行了《roar》和《blee-love》的数字音乐版,并做了一系列的宣传。李孝妮当时还跑了一趟美国,在华人区参加了两场活动,来宣传这两首新歌。

  在美国的华裔很给李天后面子,在数字音乐市场购买这两首新歌的人有很多,这让这两首歌在发行的首周,便打进了美国公告牌音乐榜的hot100周榜。

  和另一位面一样,这个位面美国的公告牌(逼ll波ard)音乐排行榜,是美国最有影响力也是最具市场指导性的榜单之一。

  公告牌中很多种类的榜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公告牌单曲榜(逼ll波ard-hot-100)(单曲排行)和逼ll波ard-200(专辑排行)这两项。

  近十年来,随着数字音乐在北美的普及、歌手们发新歌方式的转变,公告牌单曲榜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