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朋友论_我的谍战岁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7章 朋友论

第(1/3)页

“大日本帝国蝗军哈拉哈河大捷!”

        “面对哈拉哈河蒙古军队的再三挑衅,关东军第二十三师团师团长小松原道太郎中将果断下令第六十四联队出击,在联队长山县武光大佐的指挥下,帝国蝗军毙敌两千,含伪蒙军师长一名,令毙、伤、俘七百余名不明身份之全副武装分子。”

        “板载!”

        ‘宫崎健太郎’、太田悠一、小野顺二三人兴奋的站起来,高举双臂欢呼‘板载。

        川田笃人也是高兴的亲了身边的艺伎一口,哈哈大笑。

        坂本良野瞪大了眼睛,“诸君,哈拉哈河在哪里?”

        “帝国满洲。”

        “被蒙古人卑鄙霸占的帝国领土。”

        程千帆和太田悠一几乎是同时脱口而出,然后两人相视一眼,哈哈大笑,上前互相拥抱,碰杯,共饮,高呼‘板载’。

        收音机里播音员用激昂的音调绘声绘色的描述了帝国蝗军在哈拉哈河所取得的大捷。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占领了东北三省,第二年他们就建立了伪满洲国。

        这直接导致外蒙和伪满洲国成为了邻居。

        伪满洲国便和外蒙摩擦不断。

        外蒙背后有苏俄,伪满洲国背后是日本。

        他们双方爆发边境矛盾,实际上他们背后的苏军和日军之间的事情。

        矛盾的主要原因,就是日军不断试探苏军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力量,他们想知道,苏俄究竟对远东有多少兴趣。如果他们的驻军不多的话,那么日本不仅可以吃掉东三省,还能吃掉外蒙。

        毕竟沙皇俄国当年可是被日军打怕了的!

        当然,日本人的野心逐渐膨胀,甚至有了和德国夹击苏俄,瓜分世界的臆想。

        去年七月,‘蝗军’在策划武汉战役,大本营由于担心苏联趁机进攻‘满洲’。

        故而,蝗军在张鼓峰测试苏联的反应。

        不成想,驻朝鲜的第19师团在张鼓峰吃了个大亏,付出一千四百余人的代价,而苏军仅仅死伤八百余人。

        最终,日苏两国通过外交交涉,签订了停战协议。

        但是这样的屈辱结果,被日本军方视为耻辱之事。

        特别是在关东军参谋部的仕政新中佐眼中,简直是奇耻大辱。

        既然朝鲜军无能,那么就让苏联人见识见识关东军的厉害!

        于是迁政信以关东军司令员植田谦吉大将的名义,起草了《满苏国境处理纲要》。

        在纲要中,迁政信如是下令:

        对于国境线不明的地区,防卫司令官要自主认定国境线并将其明示一线部队。

        众所周知,两国国境线不明的地区,往往正是容易发生冲突的地区,在这种地区把权力下放给师团长,等同于鼓励军队发动战争。

        而此时活动在苏蒙边境的,正是第二十三师团师团长小松原道太郎中将。

        小松原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被公认为日本军界的精英分子。

        小松原曾经拍任过驻苏大使馆武官,其目的就是熟悉苏俄,掌握苏军在苏蒙边境的虚实。

        从苏俄回国后,小松原道太郎一直在参谋本部从事谍报工作,这是第一次外放到野战部队。

        小松原道太郎一直想建个奇功,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如此,他同迁政信的野心不谋而合。

        小松原道太郎派出了第64联队再加五个中队组成的部队,在联队长山县武光大佐的带领下,兵发哈拉哈河。

        “大日本蝗军的勇士高呼为天皇效死的口号,以摧枯拉巧的无敌之势,击溃伪蒙军,击毙了伪蒙军师长。”

        第六十三联队斋藤中队更是从侧翼发动进攻,包围了不明身份之武装。

        “经四小时激战,当面之敌几乎全军覆没……蝗军仅百余人玉碎,令人遗憾的是,罪恶的流弹击中了山县武光大佐……”

        闻听此,程千帆、太田悠一等人都是低头,默哀,为这位玉碎的帝国大佐致哀。

        (以一个联队的兵力,仅以百余人玉碎的代价,消灭伪蒙军两千,苏军七百,山县武光大佐创造了一个军事奇迹。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