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春耕秋收_上古华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春耕秋收

第(2/3)页

地面冷却下来以后,母亲用骨耛在松软的土地上面挖了小坑,将粟米种子放进去掩埋好。

  原来这就是刀耕火种。

  但这种耕作方法的效率很低,种子存活下来的并不多。母亲对于种植粮食的确颇有心得,懂得先翻土再种植,不过也只限于一坑一坑的种植。

  黎昊从全局出发,先是对整个田地进行翻土,剔除土壤里的石块、草根等,统一翻成竖条状,然后在轻轻抓起一把泥土,将种子放进去埋好,最后再统一浇上水。

  最关键的是,这一切完成以后,并没有像以前一样放任不管,而是经常过来照看,除草浇水,遇到没有生出绿芽的种子,还要进行补种。

  其他时间,黎昊母子两人也没能闲下来,光靠自己种粮食很难达到重回部落的要求,那么在以物易物的时代,拿出家里多余的东西,去跟别人交换粮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黎昊家里多余的东西真心不多,因为母子两人会制陶的缘故,陶器便是唯一的依靠了。

  他曾经跟母亲去过附近的“集市”,准确来说那个地方根本称不上集市,只不过是聚集的人比较多,人们拿出多余的东西互相交换,各取所需。

  母亲曾经自豪地对黎昊说过:“要想看到最好的陶器,换取更多的好东西,还得去泉都,那里是我们东夷最大的集市!”

  黎昊这才知道,他的部落即有黎氏部落,属于东夷联盟,而东夷联盟的大酋长正是被后人称为战神的蚩尤。

  在交换的过程中,黎昊发现有些陶器只能换一袋粮食,而有的陶器竟然能换两袋粮食甚至更多。

  黎昊认认真真的总结了一番,陶器并不是越大越贵,反而是小巧的更有市场,能够换取更多的粮食,而看上它们的,多是不愁吃穿的贵族。除了小巧以外,颜色艳丽、表面平滑也比较有市场。

  回去以后,黎昊琢磨了几天,还是放弃了依靠精美陶器,发财致富的想法。

  因为他的条件实在有限,制作陶器的方法仍然是原始的,不过就是从河边找来陶土,捏成陶坯,阴干后在火上烘烤,能制作出陶器已是极限,再要追求质量和美观,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从此时起,建一个制陶窑场的念头便扎进了黎昊的心底。不过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