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章 纺纱工具_上古华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一九章 纺纱工具

第(1/3)页

  第一一九章纺纱工具

  将麻的秸秆丢入水中,是为了让麻皮上的胶质被微生物分解掉,只有这样才能让麻上面的纤维散开。

  而这个过程至少需要十几天的时间。

  取得麻纤维以后,接下来就可以拿着他们进行纺纱了,而纺纱并不是空手可以完成的,需要借助于纺纱工具。

  黎昊立刻就想到了纺轮,纺轮类似于近现代工厂中的纺锭,作用便是将乱成一麻的纤维捻合、牵伸以及拉细,最终将纤维变成线。

  嫘祖面对黎昊的询问,从屋里拿出了块比较大的石头,对黎昊道:“你提到的纺轮,我没有听说过,不过平日里族人们也会收集些秸秆以及干草回来,然后通过这个东西将它们拧在一起,我们轩辕人都是这样做绳子的。”

  结绳记事!

  由此看来,绳子应该早已出现。黎昊从嫘祖手中接过大石块,一只手勉强可以握住,仔细看了看,这才发现石块与后来的纺轮构造类似。

  也许这就是最原始的石纺轮了。

  只拿了一会儿,黎昊越来学感到吃力,石头不大,重倒也不重,但拿着的时间一长,手臂同样会不堪重负。

  如果用这种石纺轮纺纱的话,应该也可以,但效率必定会奇低。因为无论是以前的制绳,还是以后的制衣等,大都是女子来做,女子举着这么大块的石头,又能支撑多久。

  原始社会有着大致的分工,男子负责狩猎,女子负责采集。母系氏族社会时,狩猎技术有限,采集便成了家庭的主要食物来源,女子自然占据主导地位。

  后来男子身体上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狩猎变得尤为重要,男子便开始在家庭中占据主导地位,由此便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此时男人往往还有更加繁重的事情要做,纺织这种轻松的小事自然轮不到他们。

  纺轮的构造其实很简单,把后世的几个铜钱叠在一起,中间再插只筷子,这也可以当做纺轮来用。

  其中纺轮由纺盘和纺杆两部分组成,使用时纺杆会在纺盘中间的小洞中旋转,而小洞则是打磨地越光滑越好,而眼前的石纺轮明显没有达到这个要求。

  几日来,青阳不仅要在外面指挥着族人忙活,还要就地监督。麻秸秆投入水中以后,并不能放任不管,要保证浸泡足够的时间,不能让人中途就捞出来。

  女魃则是一直跟着黎昊,听候黎昊的调遣。而昌意铁了心地不打算帮忙,昌仆倒是很想参与进来,也曾偷偷地帮助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