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章 这儿子,不要也罢!_疯了吧,你管这叫实习律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1章 这儿子,不要也罢!

第(3/3)页

 但听到这个职位后,张伟表面虽然不动声色,但内心却开始狂喜。

  好家伙,你这女人简直就是控方送来的大礼!

  “这么说,你是负责公司里头人力资源体系的,并且是最高决策人之一?”

  “嗯,你可以这么说!”

  见张伟态度突然变了,变得有些“谦卑”,女人自然是乐得回答。

  “那么整个公司,负责员工升迁、人力分配、职位调动的工作,都是你拍板敲定?”

  “不错!”

  “底下员工升职降职,也都是你说了算?”

  “那可不!”

  “如果有员工想要升职加薪,你们会同意吗?”

  “当然不会,我们会做严格的审查,如果对方没有这个能力,谈何升职加薪!”

  “严格的审查啊,那你工作一定很忙吧?”

  “当然忙了,我们公司几百号人,还有分公司,管着这么多人,能不忙吗?”

  “哦,是这样啊,不愧是领导啊!”

  张伟微微一笑,随后看向陪审席。

  就见不少人,看向女人的脸色,都颇有些不爽。

  无他,他们想起了在自己公司里受领导气的一幕幕,尤其是想要涨工资,想要升职加薪,结果被一次次驳回的经历。

  就是因为有女人这样的领导,他们才不能升职加薪,不能坐上办公室。

  这年头,打工人毕竟多。

  而打工人之中能够对老板和领导感恩戴德的,毕竟是少数啊。

  哪有资本家不剥削手下人的,而女人就是资本家的那只手。

  见陪审团有不少人对女人充满了敌视,张伟却知道这还不够。

  “请问证人,你既然很忙,那么我想请问,你一年有几天是陪伴着孩子的?”

  “这……”

  这个问题,好似戳中了女人的痛脚,她陷入了沉默。

  “我想应该没几天吧,毕竟企业都注重效率,你能做到CHO的职位,我想你们公司也不会让一个顾家型的女人坐在这个位置上吧?”

  “反对!”肖百合终于忍不住了,提出反对。

  “证人的工作和本案没有任何联系!”

  “法官阁下,我认为证人的工作和本案有巨大联系,正是因为证人忙于工作,忽视了家庭教育,忽视了孩子,这才导致她的儿子受到了不良信息的影响。虽然孩子本身没有做错什么,但为人父母的如果肯多花些时间陪陪孩子,那么悲剧也就不会发生了。”

  听到张伟的解释,王法官点了点头。

  “反对无效,辩方律师可以继续提问。”

  “证人,你一天在公司几天,在家里陪孩子的又有几天,我只想问这个问题,请你回答我谢谢。”

  这一次,张伟的语气相对平静,没有咄咄逼人。

  “我……”女人却回答不出这个问题。

  因为她一年中陪伴孩子的天数寥寥无几。

  “我有请保姆,我每个月给孩子的生活费都很多,加上各项支出,一个月我要给孩子花费一万多呢!”

  “可你没有回答我这个问题啊,你每年陪伴孩子的天数是多少,这很难回答吗?”

  张伟语气依旧平缓,但问题却始终不变。

  “大概……二十天吧……”

  “二十天?!”

  听到这个回答,张伟却惊讶了,表情夸张。

  他走到女人面前,惊讶的问道:“一年365天,可你陪伴孩子的天数却连十分之一都没有?”

  “可我要工作啊,不然谁挣钱养家?”

  “所以你不在自己身上找问题,就去怪罪别人了?”

  女人的争辩,却被张伟用冷笑化解。

  “我认为,如果你哪怕多抽一点时间陪伴孩子,这悲剧就不会发生,或者说你只要对你的孩子多上一点心眼,多观察一下他,应该也能够更早的发现问题吧?”

  “可我……”

  “女士,你不会回答了,因为我知道你回答不出来!”

  张伟看着女人,用长辈的口吻说教道:“有时候,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渴望着父母的陪伴,可你却为了事业,选择了无视孩子的感受,也拒绝陪伴他们,你知道你儿子的内心有多么痛苦吗?”

  “我相信,你的儿子并非是有意去接触那些不良信息的,而是因为缺少了你这个母亲的引导才会这样,所以对于你儿子的情况,我认为你的责任更大一些。”

  张伟的话虽然很平淡,但却说得女人低下了头。

  张伟却看向陪审席,总结道:“有时候坏人固然有错,但教育孩子识别坏人和不健康的信息,也是父母的责任,你说自己忙于事业,忙于工作,可却忽略了最珍贵的东西!”

  “我相信在座的家长们,应该都要反思一下,为什么每次孩子出了问题,你们就是各种找借口,各种甩锅呢,你们怪罪电视上的节目打打杀杀,怪罪老师教的不好,怪罪学校氛围不对,可你们有没有想过,那个为了所谓事业,而忽视了孩子的自己,才是最大的问题呢?”

  张伟的话,是让很多人低下头,表情略有反思。

  显然这些话,说到了很多人的心坎中去。

  他们作为家长,确实应该引导孩子走向正路,而不是将孩子一味的丢给老师,丢给学校。

  控方席上。

  肖百合愣愣的看着四周,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我们不是在庭审现场吗,怎么我感觉自己在教育署的儿童讲座上听课?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