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伦敦高难度外交操作_澳洲风云1876正版免费阅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24章伦敦高难度外交操作

第(2/3)页

得?

  直接抹起袖子亲自下场,打了一场耗时三年多,投入50多万军队,花费超过2亿英镑巨额资金的昂贵战争,这是一场导致大英帝国由盛而衰的分水岭之战,双方死伤都高达数万人之众,极其惨烈血腥。

  李福寿很清楚自己几斤几两,这可不是自己能够参与的战争。

  别看在南非是英国人与布尔人鏖战,其实大半个欧美社会全都卷进了这场战争,德国人积极输送军火和药品,荷兰,德国,法国,瑞士组织了大批志愿者参战,法国在欧洲摇旗呐喊,意大利人也不闲着,西班牙人甚至组织了医疗队赶往前线。

  否则,遭受到海陆封锁的布尔人怎么可能坚持那么久?

  在困境下坚持战斗,持续不断的给英国军队以重大杀伤,弹药从哪里来?物资从哪里来?医药品从哪里来?食物从哪里来?

  所以,无论卡那封伯爵如何劝说,李福寿坚决拒绝跳进南非这个火坑。

  他知道这个英国佬贵族没安好心,绝非一时兴起,甚至可能出言试探昆士兰是否有染指使南非局势的野心?

  因此李福寿态度非常坚决,卡那封伯爵只能遗憾的表示;

  英国对维护中南部非洲安全局势,负有天然的道义责任,而南非更是其中的焦点,希望昆士兰伯爵阁下慎重考虑自己的提议,这个提议依然有效。

  这个腔调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没错,后世美国佬这一套都是跟伦敦学的,先把自己置于道义的制高点上,然后对世界局势和地区局势指指点点,举凡有不合心意的,动辄祭起制裁大棒或者战争威胁,甚至直接赤膊上阵,率领一干小弟上阵群殴,比如曾经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和现在的俄国……

  如今的大英帝国正处于维多利亚鼎盛时期,从伦敦到加尔各达都充斥着英国佬指点江山的高傲腔调,处处以世界霸主自居。

  这世界上几乎就没什么事儿英国佬不插手的,印度总督府认为自己负有维护印度洋地区安全天然的道义责任,海峡总督府则把自己的范围放在南太平洋地区,英国驻清朝公使康德则认为肩负着维护东亚安全责任,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傲慢,无药可医。

  1886年这阵子,世界局势并不平静。

  英国占领了阿富汗王国之后,取得了地缘战略上的先手优势,彻底断绝了沙俄南下温暖印度洋的战略企图。

  从战略上看是成功的,可是刚烈的阿富汗高地山民并不容易征服,频繁的袭击,不断爆发的起义让英国人疲于应付,不得不在阿富汗驻有大量兵力以维持占领,陆军兵力使用捉襟见肘。

  为了维护印度殖民地的侧翼安全,防止法国中南半岛势力蔓延到缅甸,英国又发起了第2次英缅战争,再击败缅甸王国抵抗之后,,战线又一次的拉长……

  除此之外

  1882年,英国单方面占领埃及,引爆了尖锐的英法矛盾,双方在苏伊士运河区囤积重兵对峙,处于既防范又合作的矛盾局面。

  大英帝国皇家海军战斗力确实举世无双,但陆军实力就那么回事儿,还真吓唬不住法国人或者德国人,更别吓唬俄国人,这话反过来说才对。

  时至1886年8月,欧洲巴尔干地区的保加利亚危机愈演愈烈,列强矛盾不可避免的爆发出来,令战争阴霾重新汇聚在巴尔干地区上空,形势不容乐观。

  起因源于第10次俄土战争

  在第十次俄土战争中,俄军浴血奋战,20万沙俄将士命丧疆场,由于英国悍然干预,沙俄不得不咽下难以接受的《柏林条约》,吐出了大部分胜利果实。

  克里姆林宫因此心中埋下了深深的一根刺,几年后,俄国的怨妇情绪在保加利亚问题上爆发,与英国为首的西方势力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沙俄将保加利亚视为传统的东斯拉夫势力范围,强力压迫亲西方的保加利亚大公逊位,沙俄与英国在继任者问题上产生尖锐矛盾,迫于英国的强势,沙皇特使考尔巴斯未能达成保加利亚摄政当局推举出俄国中意的大公候选人目的,狼狈铩羽而归。

  如此一来便引发了“保加利亚危机”,简单说就是谈崩了,沙俄老毛子撂挑子要开打了。

  李福寿清楚的知道;

  俄保断交势在难免,俄国在保加利亚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