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一根绳上的蚂蚱_澳洲风云1876小说全文免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3章一根绳上的蚂蚱

第(3/3)页

独为某一项产品建立国际贸易渠道,花费巨大而且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借用红河谷麾下诺曼底进出口贸易公司综合性贸易商行的便利,可以极大的摊薄进军国际市场的费用。

  二来入股后能迅速取得话语权,不是在毛纺厂及炼焦煤厂做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股东,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嘛!

  三来可以销售部分自己牧场出产的产品,有利于扩大畜禽养殖规模,获得更高收益。

  红河谷不是什么样的牧场都收的,主要考虑连片成规模,位置靠近红河谷牧场这两个前提条件,零星的一些牧场根本不考虑。

  即便如此

  仅此次在整个澳洲来说都是很高端的嘉年华聚会,社会上流人士云集,红河谷方面短短几天收购的牧场面积达1.72万平方公里,金额合计价值47.72万英镑,大部分都位于南威尔士州境内。

  没办法,澳洲是骑在羊背上的殖民地,每个上流人士或多或少都有几座牧场,没有牧场的反倒是凤毛麟角。

  仅摩根-·麦克劳瑞爵士一个人,就卖出了三座面积广袤的牧场,全部加起来合计4100平方公里,价值23.22万英镑。

  他的牧场之所以售价高,是因为这些牧场都是水草丰美地区,山川湖泊纵横,雨水丰沛而又紧邻着红河谷牧场地界,可以方便的连成一片。

  摩根-·麦克劳瑞爵士表示;

  回去以后将立刻启动应急程序,废止禁止华人购买牧场,商铺,金矿及城市建筑等固定资产的法案,展现出合作的真正诚意。

  李福寿对他的这番表态高度赞同,双方进行了多次亲切友好的私下密谈,建立起牢固的私人关系,是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

  摩根-·麦克劳瑞大手笔入股毛纺厂,抛出大笔现金加上出卖牧场的23.22万英镑,合计投入611690英镑,占有毛纺厂10%的股份,成为出手最豪阔的投资人。

  这笔成功的投资

  预计将在1879年,给摩根-·麦克劳瑞带来不下于5万英镑的纯收益,若是毛纺厂解决人力资源的巨大矛盾,收益再增长3成到5成是可期待的。

  前提是输入大量的女性劳动力,仅毛纺厂一家,最少不低于4000人。

  按照每人每年80英镑的利润贡献计算,4千名女工可以贡献出32万英镑的纯利润,摩根-·麦克劳瑞可以从中多获得3.2万英镑。

  如此一来

  双方利益密切的捆绑在一起,李福寿这个大资本家的利益,就是其他白人投资者的利益,他们没道理和自己的利益过不去。

  至于大英帝国的利益,那个……反正大英帝国家大业大,也看不上大洋洲的这一块荒僻土地,但凡是澳大利亚贵族前往伦敦,都被看成是乡下来的破落户,从骨子里面充满了浓浓的优越感,实在气人。

  没办法,欧洲从来没有团结的传统。

  英国人骄傲的看不起全世界人,唯有盎格鲁-萨克逊白人最优秀,法国人以欧洲文化艺术,经济和军事中心自居,看不起除自己之外的所有欧洲人,包括英国佬,德国人拥有日耳曼人独特的优越感……

  往细里说;

  英格兰人瞧不起苏格兰人,苏格兰人看瞧不起爱尔兰人,伦敦城里的瞧不起乡下的,乡下的瞧不起外地的……

  再往细里说;

  住在伦敦繁华的威斯敏斯特区牛津街,邦德街和圣杰尔大街的居民,瞧不起贫民聚集的伦敦东区,北区瞧不起落后的南区……

  当傲慢深深融入到民族性格中,哪怕在朋友和邻居面前都要秀出优越感,这已经成为下意识的举动。

  维多利亚时期

  大英帝国实为达到了鼎盛,成就了历史上所有帝国都从未达到过的辉煌,是真正意义上的日不落帝国,确实有理由骄傲。

  (支持这本书的小伙伴们:

  大家都看到这本书28万字了还没上架,是因为还有新书推荐,所以到下周依然是免费期,估计会到三十四五万字吧,或者更多一点,更新太快也会成为一个问题。

  因为如果成绩好的话,有可能冲击一下三江推荐,所以我想试一试,做一下最后努力。

  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推荐和收藏,希望能够得到朋友们的鼎力支持,求推荐,求收藏,感谢大家。

  今天虽然更新两章,但是两张8000字依然诚意满满,希望能够过关。

  另外,对本书情节有创意想法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一定会看到的哦,对于有价值的会做回复,谢谢大家热情参与。)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