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出难题_澳洲风云1876小说全文免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37章出难题

第(2/3)页

15~20进入部队服役,其他的全部进入战略储备库封存。

  第2个科技研发团队就是开展“重型装甲坦克车项目”的研发,考虑到战术需求和实际使用经验,陆军部提出了相当高的研发指标。

  项目代号T~1坦克

  全重不低于19.5吨,不高于21吨,乘员四人,主武器为一门60毫米短管加榴炮,副武器为一挺航向机枪。

  要求重型坦克装甲车正面能够承受40毫米火炮的轰击,侧面防御能够承受12.7毫米重机枪射击,后装甲能够承受9.8毫米步枪子弹射击。

  行动能力上;

  要求越野时速达到每小时30公里,越障墙0.55米,越壕宽1.78米,涉水深0.7米,爬坡22度,续航里程150~170公里(未携带附加油桶情况下)。

  在当今时代,这个技术要求是非常高的标准。

  卞春松准将作为坦克装甲兵种最高指挥官,军事学术权威,在皇家黄埔陆军官校任教期间,担任了“T~1重型装甲坦克车项目”的审查委员会副主任,亲自主导并通过了陆军部设计指标技术方案。

  之所以要求高机动性和重火力,源于他一力主张的高机动性打击理论,新研发的T-1坦克,应该服从于陆军需求。

  在野狼轻型坦克横空出世之后,给世界各国陆军以很大的启发,这比原来的世界线提前了20年,当前世界针对坦克装甲车的战斗理论,主要分成两派;

  一派认为应该注重高机动性火力打击,主要以大洋帝国和法国为主,主张研发越野性能强的中小型装甲坦克车。

  一派认为应该以生存为优先,考虑到欧洲地区陆战环境的恶劣,应该以防御优先,火力次之,机动性再次之。

  这一派别以英国和俄国为主,英国还是如同原来历史线上一样,钟情于研发菱形坦克,俄国人则好高骛远,斥巨资研发高达八米多,重量上百吨的重型坦克。

  这种超级重型坦克拥有两门76毫米火炮,坦克底部距离地面足有四米高,装备一门小型短管炮。

  在这种理念指导下,重型坦克应该是移动的堡垒,陆军大部队进攻时的钢铁重拳,防御时的支撑点。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优先加强防御力,使坦克能够防御60毫米火炮的正面轰击,至于速度要求不高,每个小时12~15公里就足够了,能够跟上步兵前进的速度就行。

  大洋帝国展露出来的“野狼”轻型坦克,确实引起了欧洲一些陆军强国的兴趣,但是在稍作研究之后,便马上兴趣缺缺。

  这种超轻型的机枪车防御力低下,用14.5毫米的的重型枪械可以轻易的击穿,在炮火密集的欧洲战场基本上没什么生存力。

  以英法德等工业国的骄傲,还不屑于引进这种小豆丁坦克,他们需要研制一种符合自身陆军需求的坦克。

  卞春松是前一种理论的首倡者,他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南北战争,知道以坦克的防御力,无论再怎么加强也不可能抵御大密度火炮的正面轰击,只有高机动性才能提高生存能力。

  在法国陆军中

  极度推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