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战后大裁军_澳洲风云1876小说全文免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18章战后大裁军

第(3/3)页

超出。

  面对大洋帝国的强势压迫,米国自知实力不济,不得不忍辱含恨开始大规模削减现役兵力,转为各州常备国民警卫队性质民兵。

  而日方对大洋帝国的举措感激涕零,这极大的减轻了北美派遣军的压力。

  日方也同步做出削减军备的实际动作,拟将北美派遣军高达77万余人的员额,削减到30万人以下。

  维持大规模军队所需付出的高昂代价,早已经让扶桑国政府财政喘不过气来,几度濒临破产边缘,若非在五大湖地区回了一波血,当真把脊梁都压折了。

  与此同时

  日方启动大规模的“民间北美开拓团”运动,加强移民船队建设,大规模的开始向北美移民,进一步巩固占领区。

  战后的世界格局出现诸多新变化,在李福寿谨慎的政策引导下,帝国开始实现战略收缩,首先就是大规模军队裁员。

  帝国皇家陆军员额已高达230余万人,首先裁剪的就是本土驻军,总量将从111万减少一半,计划保持不高于56万员额。

  海外远征军和驻军总计约120余万,将从19年第2季度开始裁减,该复原的复原,该退役的退役,该封赏的封赏,愿意落户欧洲或大西洋诸群岛的帝国官兵,会得到优先安排。

  克里米亚共和国的第2集团军总员额约38万余人,战争中共计死伤78651人,其中阵亡22776人,伤5.5万余人。

  战争中立功受奖官兵,共计8.8万余人,超过7成安置在以克里米亚岛为核心的沿海地区,退役就地安置总人数约占45%,约20余万人。

  此外,白俄附属军也实行屯田安置,以农业班排连为单位,集中安置在乌克兰南部滨海地区。

  根据上级安排;

  除了部分德国和奥匈帝国占领军之外,西线战场的第一第三和第四集团军陆续撤离欧洲,部分愿意留在欧洲的官兵,以安置在克里米亚共和国为主,这部分总数约有26万余人(不计算家眷)。

  这样一来

  克里米亚共和国安置帝国退役士兵和部分华裔移民(以经商置业为主),总数约56万余人(不含家眷),安置白俄附属军约50余万人(不含家眷),另有第2集团军官兵约20万,居民总人口约270余万。

  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年轻男女,寓兵于民的比例出奇的高,是东欧地区不折不扣的强势国家。

  大西洋舰队的黑海分舰队就驻扎在克里米亚岛的雅尔塔港,这也是整个黑海地区最强大的舰队,含两艘4万吨“伊丽莎白公主”级战列舰,没有之一。

  在西线法兰西战场上

  有许多帝国士兵与当地姑娘结合成立家庭,粗略统计约有30余万,这部分士兵退役之后得到法国人极力拉拢,因此选择留在法兰西发展,不再回国。

  这其中有一部分经验丰富的军官进入法兰西军队,带去了大洋帝国先进的军事理念,进一步加强了法国军队的职业素养。

  另有数万名士兵与英国姑娘,意大利姑娘结合,因为各种因素也留在当地发展。

  林林总总算下来

  总数约120余万的帝国远征军,相继撤回国内的也只有不到40余万,部分进入弗吉尼亚共和国长期休整,部分留在巴拿马州,部分退役安置在北美总督府辖下4州之地。

  返回本土的不足20万,皆是百战老兵和军中骨干精锐,尤其以军官和职业军士阶层为主,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战争前已经成家立业,有了儿女牵挂,并不留恋外面的风景。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