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布里斯班河隧道_澳洲风云1876免费阅读小说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9章布里斯班河隧道

第(2/3)页

  在红河谷城市建设上的投入都是百万英镑的规模,已经持续了数年,随着城市范围的持续扩张,今后还将持续不断的扩大投资规模,预计1884年就会突破200万英镑投资规模。

  这是因为1884年有一个重大项目要上马,那就是红河谷市有轨电车路网,这是一个将要持续建设达5年至8年之久的长期项目,每一年的投资规模都将超过20万英镑,包括建设路轨,购买有轨电车,建设信号灯设施及输电线网路,支付电车公司筹办费用,培训电车司机人员等等开支。

  而在昆士兰伯爵大人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雄心勃勃的市政建设大计划,那就是“布里斯班河隧道计划”。

  坐落在宽阔的布里斯班河南岸的红河谷市,最初的飞速发展离不开这条宽阔的河流,包括西方的重工业城市白虎市,也非常依赖布里斯班河运送大宗出口炼焦煤及矿石产品,助推整个环红河谷城市群经济发展,紧密联系世界上各大海港城市。

  但红河谷市也有不足,因为红河谷是一侧是宽阔的布里斯班河,另一侧相隔十几公里就是连绵山区,北方玄武市干脆就建立在山区中,发展纵深严重不足。

  因而整个红河谷市呈现东西方向的长条形状,随着城市的日益发展,已经将距离城市10余公里的基督镇包括在内,并且继续向西侧延伸,东西向距离已经长达34公里,南北向最窄处还不足10公里。

  这样的长条型城市结构,将会给纵向干道运输带来极大的压力。

  如果人口达到百万规模,就是彻头彻尾的一场灾难,严重拥堵将不可避免。

  城市电车计划正是基于此,将会建设数条纵贯城市东西干线的有轨电车大动脉,以缓解日益增加的人员和运输矛盾,但这个方法治标不治本。

  而在整个布里斯班河的北岸,是一望无际的农田牧场和少数的村庄,甚至房屋都很稀少。

  这里是红河谷是供应牛奶蔬菜的基地,建设有三个专门生产蔬菜的村庄,还有五家奶牛场。

  每天凌晨时分

  菜农便会划着小船将新鲜蔬菜送到南岸的蔬菜批发市场,奶牛场同样是用船新鲜牛奶送过河,然后通过奶站的分发渠道,进入红河谷的千家万户。

  这就是北岸地区的唯一作用,是整个城市的菜篮子和奶瓶子。

  所以很早就流传一句话;宁要南岸一间房,不要北岸大农场。

  城市的飞速发展,凸显了发展腹地的重要性,成为制约红河谷市发展成国际性大都市的首要难题。

  这种难题并不仅仅是红河谷市有,在悉尼同样存在。

  悉尼海湾大桥建设的构想正是基于此,广阔的康士比高原(北仑镇)就是悉尼大都市的腹地,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希望所在。

  问题回到红河谷市,法国建筑师佛朗索瓦便提出了雄心勃勃的跨越“布里斯班河隧道计划”,该计划设想非常大胆,预计通过河底隧道方案,跨越长达3.2公里的布里斯班河,将南岸和北岸连接在一起,天堑变通途。

  认真说起来,这也不是什么新的玩意。

  1802年,法国工程师马修就设想过采用隧道的形式连接英吉利海峡两端,这个想法很得拿破仑的欢心,他非常喜欢这个跨越36.7公里的“英法海底隧道计划”。

  这样一来,纵横欧陆的法国龙骑兵就可以轻易的去伦敦展示大陆军的威力,想一想都让皇帝陛下笑歪了嘴。

  法国皇帝拿破仑在亚眠合约期间,公开向英国人推销这个油灯照明,马车拖运,还要修建探出海面的木质换气塔的大胆想法,并称其为;“法英两国友谊的见证。”

  在英国人看来,这个以“2小时马车就能到法国”的大项目怎么看都满是法国佬的恶意,简直把纵横英吉利海峡无敌的大英帝国皇家海军气得鼻子都歪了,视为赤裸裸的不友好行动。

  第二年两国再次闹崩了,有关这个海峡工程的提议自然也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