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发财的走私途径_澳洲风云1876免费阅读小说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17章发财的走私途径

第(3/3)页

卖关子了,如此这般和盘托出了他的计划,莫镇雄听了一迭声喊道;“妙啊,太棒了,就这么干。”

  李勇发财的路子简单归纳起来就是5个字;买船跑运输。

  但仔细分析起来,其中的难度就让人倒吸一口冷气,一般人绝对玩不转。

  首先你得要有船,在整个阿拉伯半岛地区,当地商人进行沿海贸易依然是木质风帆船为主,两三百吨的风帆船就需要七八十名水手,有的船上甚至更多,平时在各港口跑一跑运输贸易,遇上肥羊也可以客串一把海盗。

  新型蒸汽铁船只有欧洲各强国才能拥有,当地阿拉伯人既不会造也买不到,因为势力强大的奥斯曼帝国严格禁止,造成该地区运输水平大大落后,依然是两三百年前的风帆船时代。

  李勇恰恰就有路子能买到,属于19世纪联合航运公司的一艘铁壳运输船在曼德海峡附近风浪中触礁,好在进水并不太严重,拖回来以后一直没有修整,有意出手转卖。

  办事处负责人是李勇雏鹰学校的同学,当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勇就惦记上了这条铁壳货船。

  这条铁壳船排水量760吨,属于近海运输散货的铁壳货轮,装备一台660马力船用卧式蒸汽机,配套两台锅炉,动力系统和舵系完好无损,只不过由于服役的时间较久,在海水的严重侵蚀下显得锈迹斑斑,船头又撞了几个大口子,看起来比较惨而已。

  关键是便宜啊!

  这样一条海船只需要1100多英镑(海船比内河船舶价格贵上许多),服役不过7年多几乎是新船的一半价格,太划算了。

  用来做走私再好不过了,没错,李勇的打算就是买下这条船往来于西安镇与两河流域富饶的巴士拉之间,做武装走私的生意。

  他自己没有这么多钱,拉上六连的军官们一起合伙再加上银行贷款,凑一凑也就差不多了。

  货源是不缺的,武力是现成的,只要买下船就可以开门营业了,既然胡阿财的二连能够偷偷跑到北也门帮着当地酋长打仗,那么我的六连也可以派遣休假的士兵,随船武装押送。

  当然了,要算雷队长一份。

  通过胡阿财的事儿,李勇算是琢磨明白了,在整个索马里地区远征特遣队就没有敌人,那些沙漠戈壁中的黑人游牧部落族连钢刀都没有,还在用可怜的骨矛,根本无法构成任何威胁。

  若是有敌人,那只能是来自域外的欧洲各国探险队。

  小规模的话远征特遣队自己就可以应付,大规模来袭的话只能撤退,无法正面抗衡。

  远征特遣队最重要的作用是显示存在,扯着英国人的虎皮在非洲之角占领一大块地方,并且尽量扩大自身影响力。

  经商当然也算了,在不耽搁正常军事勤务的情况下,派遣休假的士兵出去捞外快,顺便打听消息,扩大影响力,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两河流域的伊拉克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美索不达米亚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这里公元前4700年就出现了城邦国家,美索不达米亚的北部古称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而巴比伦尼亚北部叫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

  如今的伊拉克地区属于腐朽的奥斯曼帝国管辖,由于和邻近的伊朗王国关系恶劣,双方剑拔弩张,所以沿海贸易被严格禁止,波斯湾里几乎空空荡荡的没有什么船舶。

  当地奥斯曼帝国驻军由于经费短缺,海军舰船长期停泊在港口里成为存在舰队,军舰上的贵族指挥官很少会上船,水兵们则大多在岸上做小买卖,巴士拉附近及阿拉伯半岛西海岸地区有海无防,很多波斯商人做起了走私生意,赚得盆满钵满。

  伊拉克地区巴士拉城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交汇的夏台·阿拉伯河西岸,南距波斯湾55公里,是伊拉克地区第一大港及第二大城,古老的码头拥有上千年历史。

  巴士拉是连接波斯湾和内河水系的唯一枢纽,曾被称为“东方的威尼斯”。

  李勇看中的走私地点就是巴士拉城,这是当今拥有人口60多万的西亚地区大城市,附近诸多城镇生活着数百万人,市场极其广阔。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