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战略选择_澳洲风云1876免费阅读小说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90章战略选择

第(3/3)页

认为大洋帝国针对的目标是花旗国时,那只能说明肤浅了,李福寿还有更深层的战略意图~那就是布局欧洲。

  深远的战略布局目的有二;

  一是平衡当今世界力量对比,在洋美两强横空出世之后,以德意奥为核心的军事同盟显得势单力薄,洋美两强都属于英语圈国家行列,力量对比失衡。

  综合考虑,德国哪怕是有一点儿的理智,那么在慎重选择之下,萨那热窝事件可能并不足以引爆第1次世界大战。

  而这一点,是李福寿万万不能够接受的事情。

  所以他要出手,严重削弱花旗国的军事和经济潜力,打断其蓬勃向上的国运,破除其独霸北美,君临两洋得天独厚的大一统地理位置,为大洋帝国今后数10年崛起为世界强国之一,拓展出充分的上升空间。

  第2个目标,那就是充分展示强劲实力,待价而沽。

  既然要玩了就玩大一点,李福寿虽然先天比较亲近英国,但是不代表他把所有的筹码都压注在英国身上,毕竟现在已经有了可以说“不”的本钱,德国这一方也不是不能考虑。

  在原来历史时空

  沙俄帝国在1918年就被打爆了,布尔什维克席卷了这个北方帝国,新生的政权与德国率先媾和,承认战败并且割让了大片土地,允诺数量惊人的战争赔款。

  德俄两国签定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条款空前的苛刻,主要有三条;

  第一条,俄国全军复员;

  第二条,俄国放弃波兰、立陶宛,并承认乌克兰和芬兰独立。

  第三条,俄国向德国支付60亿马克的战争赔款。

  这意味着什么?

  首先,意味着沙俄失去了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是人迹罕至的西伯利亚,而是俄国的欧洲地区,属于其领土精华的精华部分。

  这其中,光人口就有5000多万,占据沙俄总人口的1/3还要强一些。

  1910年,发明元素周期表的门捷列夫预测说:再过40年,俄国人口将从目前的1.55亿增长到6亿。

  但一个布列斯特条约,基本上把沙俄彻底废了。

  意味着俄国完全丧失了这10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工业基础,俄国工业虽然远落后于欧洲各国,但因为法国的资金和技术援助以及斯托雷平的改革,在一战前已经大有起色,工业化进程主要就集中在这片欧洲土地上。

  然而,就在割出去的这块土地上,却有俄国90%的煤炭、73%的铁矿以及54%的工业产能,还要外加三分之一的耕地,直接打回农奴社会状态。

  所以,《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不是卸了俄国一条胳膊,而是卸了它一条胳膊和两条腿,从此退回了原始的农业国。

  特别是煤炭和铁矿这两项资源非常重要。如今工业能力比拼玩的就是煤炭和钢铁两项,没了这两项,沙俄还玩个屁呀!

  在原本历史时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意奥三国同盟并不是没有取得胜利的机会,1918年就是最好的契机,也是最接近胜利的时候,德意志帝国在东线已经取得了完全胜利。

  设想一下,关键时候反戈一击……

  呵呵呵……这个乐子可就大了去了!

  李福寿抱着这样的想法并不稀奇,他也不介意与德国人暗通款曲,在这个世界上讨生活,谁还没几个朋友啊?

  说一千,道一万,传统友谊那都是个屁呀,对于国家而言,最让人心动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