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阿拉伯半岛形势_澳洲风云1876免费阅读小说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50章阿拉伯半岛形势

第(3/3)页



  可惜在德意志帝国的强势推动下,懦弱的奥斯曼帝国根本无法阻挡德国战车的推进,英,俄法等国的努力纷纷宣告失败。

  1888年,德国从奥斯曼帝国取得建造由博斯普鲁斯海峡至安卡拉铁路的租让权,并成立德国小亚细亚公司从事修建。

  根据德皇威廉二世指示,德国小亚细亚公司于1893年1月又从奥斯曼帝国取得延展铁路至科尼亚的租让权。

  英国强烈反对,德国随即以反对英在非洲利益相威胁,迫使英国让步。

  1896年,从柏林至科尼亚的铁路线建成。

  1903年,德国又获得从科尼亚向前延展经巴格达至波斯湾的修建铁路租让权。

  英、法对此强烈反对,这次又加上了大洋帝国,经过复杂谈判,英国与大洋帝国坚决不同意以科威特为该铁路线的终点。

  承诺不管用,条约也可以撕毁。

  谁都不傻,顺着这条铁路线运输进来的不仅仅是货物,也有可能是军火和德国军队,谁愿意看到这一幕情况的发生?

  在阿拉伯半岛的北方,是北也门地区亚西尔酋长国,首府位于艾卜哈,属于大洋帝国的传统势力范围,虎门雇佣兵在这里影响力极大,占据了沿海多个城镇作为走私据点,也是走私贩卖人口的集结地。

  首府位于萨那的南也门,同样也深受海峡对岸索马里雇佣兵的影响,这里是西安雇佣兵常去的地方。

  萨拉有一半的别墅庄园都属于西安雇佣兵所有,盘踞该城的酋长只有得到索马里的武力支持,才能坐稳酋长宝座,否则分分钟死于非命。

  两地间拥有定期航运班次,每周开航两个班次。

  在也门的东方地区,有马斯喀特酋长国和阿曼教长国,领土面积大多是沙漠和戈壁,只有沿海地区是大片绿洲,以游牧业为主,贫穷而落后,是英国和大洋帝国双重影响力之下的阿拉伯小国,人口都是几十万人规模。

  在整个阿拉伯半岛腹地,该区域最大的是内志地区,总面积达240万平方公里,95%以上都是荒芜的沙漠和戈壁滩,最大的城市是位于沙漠腹地的利亚德,总人口只有7万多人。

  整个内志地区有多个阿拉伯强势酋长部落统治,其背后有英法德俄和大洋帝国势力支持,各居一方,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王国。

  阿拉伯半岛沿红海地区属于汉志地区,总面积约40余万平方公里,汉志所辖区域北至约旦王国西部边境,南至亚西尔地区沿海地带。

  汉志沿红海地形呈南北狭长、东西窄扁状。隔着红海地区与厄里特里亚遥相对望,境内有希贾兹山脉纵贯南北,东北部多沙漠,西南部有绿洲点缀其间。

  汉志地区因有宗教发祥地麦加和麦地那而闻名于世,这是两座圣城,麦地那城内有先知穆罕默德陵墓,城外有传说中哈娃(夏娃)的墓地。

  内志和汉志名义上都属于奥斯曼帝国的海外省,实质上鞭长莫及,既收不到赋税,也无法管理这里的游牧民族,基本上处于放羊的状态,这也给了域外强国以可乘之机。

  北部地区的夏马尔部落酋长穆罕默德·本·拉希德于1891年占领利雅得,取代了沙特酋长国,成为内志地区的实质统治者。

  费萨尔的幼子阿卜杜·拉赫曼率沙特家族余部逃命到科威特,托庇于虎门子爵势力苟延残喘。

  汉志地区则属于几个贝都因强势部落统治,已经去世的费萨尔酋长家族在这里影响力巨大,有点类似于蒙古黄金家族后代的意思,被视为正宗传人。

  问题是阿卜杜拉-拉赫曼家族既没枪又没人,更没有钱,想要请雇佣兵出马根本没门。他们如今在虎门子爵占据的科威特城内,组织一支370余人的阿拉伯骆驼骑兵,为走私商队提供武装护卫。

  这点人手洽点小钱还可以,想要攻打利雅德还是洗洗睡吧。

  占据利雅德的夏马尔部落,可是一支人口达3.7万人的大型游牧部落,还有很多中小部落唯其马首是瞻,统治人口数十万人。

  按照游牧部落全民皆兵的传统,能够组织起数万人的骑兵,根本就不是阿卜杜拉-拉赫曼家族能够正面抗衡的强大对手。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