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三宗大罪,逮捕齐平(求订阅)_我在镇抚司探案那些年免费阅读小说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八章 三宗大罪,逮捕齐平(求订阅)

第(1/3)页

  一刻钟后。

  中年掌柜望着楮知行离开的背影,脸上笑容收敛,转身,掀开车帘,钻进车厢。

  战战兢兢道:“按照您的吩咐,他已经答应了。”

  车厢内,是一道穿着灰袍,戴着斗笠的人影,好似江湖侠客,却给人一种阴冷感。

  “他可以?”

  中年掌柜道:“小的了解此人,定然可为。”

  “办的不错。”斗笠人一掌打出,掌柜七窍流血,无声气绝。

  马车很快离开。

  ……

  通政司,全称“通政使司”,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

  凡四方陈情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呈状以闻。

  通政司大门外,架着一只巨大的牛皮鼓,名为登闻鼓。

  百姓凡要告状,可擂鼓,同时,为了避免刁民恶意诉讼,寻常百姓擂鼓,先打三十廷杖。

  如所诉虚假,再打一百。

  长此以往,便几乎成了摆设。

  “咚咚……”

  可这日,登闻鼓却响了起来,衙门内一名青袍官员闻声走出,只见一披头散发,浑身酒气之人正在擂鼓。

  大皱眉头:“哪里来的醉汉击鼓?来呀,拖下去廷杖伺候!”

  守门官差苦着脸:“大人,此人自称有举人功名。”

  举人见官不跪,享豁免之权。

  青袍官员皱眉,走过去仔细端详,大吃一惊:

  “楮知行?你擂鼓作甚?”

  楮知行笑容狷狂,双手将鼓槌一丢,从怀中取出文书:“我要举报!”

  不多时,衙门左、右通政被惊动,看过文书,大惊失色,当即下令:

  “备车!去都察院!”

  按凉国程序,通政司受理案件后,须转呈都察院处理。

  ……

  ……

  翌日,天蒙蒙亮,午门广场钟声响起,又一日朝会召开。

  因为近期并无大事,大臣们都有些没精打采的。

  尤其,左都御史还在调查,故而,这几日,言官御史们都安分了许多。

  在大臣们看来,这又是个无风无浪的早朝。

  只有少数人注意到,都察院的人今日精神面貌一改,似乎有些不对劲。

  金銮殿上,太监侧立一旁,尖细声音传开: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话落,众目睽睽下,一名御史迈步走出,高声道:

  “臣有奏!”

  龙椅上,皇帝昨晚睡眠质量一般,这时候轻轻打着哈欠,闻声,好奇道:

  “所奏何事?”

  御史禀道:

  “昨日,京都举子楮知行擂登闻鼓,举报镇抚司百户齐平包藏反心,妄议朝政,勾结蛮族,谋害忠良!汇成三大罪,都察院受理,认为此事关系甚大,奏请陛下严查此人!”

  轰!

  这番话,宛若深水炸弹,立刻引爆朝堂。

  原本打瞌睡走神的百官,瞬间清醒,不困了,有些愕然地望过来。

  齐平?刚破了大案,陛下赏赐的那个?

  包藏反心?勾结异族?怎么可能?

  杜元春一愣,霍然扭头望去,眼神中带着不可思议。

  张谏之、黄镛等重臣,也纷纷望来,眼神古怪。

  都察院这是要反击?因为前两日,齐平在官银劫案中牵扯出你们,所以,要打击报复?

  可……这未免太过明显,就不怕陛下动怒?还是说,真有干货?

  这一刻,非但朝臣,便是皇帝,都怔了下,眼神微眯:

  “仔细说来!”

  “是!”御史泰然自若,从袖中取出一份文书,展开大声诵念。

  群臣安静聆听。

  渐渐的,表情一点点有了变化。

  这份奏折,例数齐平“三大罪”:

  其一,称齐平诗词文章,有影射之嫌,证据为齐平在桃川诗会上曝出的百余首诗词中的部分句子。

  加以阐述,解释,又引红楼书中内容,予以重击,认为齐平藐视朝廷,不敬皇权。

  其二,称齐平从西北返京,疑有内情,非逃回,而是已暗中向蛮人效力,被释放回来,是打入朝廷的内奸。

  其三,称御史陈万安之死,与齐平有关。

  ……

  洋洋洒洒,慷慨激昂,杜元春越听脸色越是难看。

  这三条所谓“罪状”中,“反诗”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