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首次冒险_德意志涅槃无错字完整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1章 首次冒险

第(1/3)页

  当1933年的夏天来临之际,大权在握的希特勒有3个问题亟待解决:在政治上,他需要调息冲锋队和国防军之间令人不安的关系,在经济上,有高达600万失业者需要得到就业的机会。而在战略上,希特勒面临的压力更加沉重:他需要兑现自己在选举前所向军队和人民许下的诺言,即在不致引起制裁的情况下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在不致引起战争的情况下重新武装。

  第一个问题,希特勒通过自己左右逢源的努力,已经将双方间的矛盾暂时缓和了下去。罗姆被希特勒的一封恭维信件、以及拉入内阁政府的示好行径,暂时按捺下了想要取代国防军的“二次革命”念头;而国防军也在希特勒的重申支持下,缓和了对国社党的敌视态度,希特勒的总理地位得以稳固。尽管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但这对于希特勒来说已经是相当难得的有利局面。

  相比于政治上的和泥拖延,希特勒在经济领域面临的情况就要好得多了。虽然希特勒本人并不懂经济学,但天才的绝代财雄沙赫特博士已经成为了新的经济部长:10年之前,正是他临危受命,就任德国央行行长,并将德国马克从灾难性的贬值深渊中拯救出来。时至今日,面对这个没有外汇、没有黄金,没有资源、国内外市场都是萧条万分的超级烂摊子,早已年逾天命的沙赫特,却像是一匹志在千里的伏枥老骥:当听到那苍凉雄壮、慷慨高越的战争号音时,他便再一次腾跃而起,并长嘶着义无反顾、雄心不改的冲向危机的最前沿。

  很快的,沙赫特就掀起了一场惊动世界的激荡风云。电光火石间,只见他在国际舞台上空手套白狼、原汤化原食;那一系列妙到毫颠、令人拍案叫绝的手法,为一贫如洗的德国奇迹般创造了无比宝贵的信用。德国欠谁的钱越多,谁就越想和德国做生意。为了避免外汇流失,他与多达几十个国家签署了对德国“惊人有利”的物物交易。而在国内,沙赫特则通过圆环套圆环、遍地打白条的方式刺激经济,将大量失业工人重新送回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劳动密集型生产阵地;“米福”这种由国家保证、专门支付军火商的军用券的发行,更是兼顾了解决就业、不造成生产过剩、以及保密等多方需求,将拖字诀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境界。

  依靠沙赫特这位圣手的点金妙笔,德国经济迅速从崩溃的深渊中走上了发展的正轨。失业率在连续飙升近4年后首度出现了下降,这让德国民众开始期待国社党的独裁统治,会比昔日无能软弱的民主政体出现明显的改变。

  唯一让希特勒感到困难和棘手的,就只剩下了让德国突破和约的限制重新武装。这份严苛的枷锁绝不是想打碎就能够打碎的,它背后还有军事力量远高于德国的协约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