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雪上加霜_我在明末建了个国最新章节正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五章 雪上加霜

第(3/3)页

成为它源源不断的兵员供应地。”

  熊楮墨长叹一口气,满怀悲愤的说道:“重要的是,失去甘肃镇,哪怕是被建奴践踏,将是对朝野,对民心军心的巨大打击。

  一旦在大明百姓的心中造成建奴不可战胜的印记,再想扭可就难于上九天了。”

  王破瓢气的直跺脚,怒骂道:“他娘的,照你们这么说无论如何建奴是稳赚不赔,你们就说咱们怎么办吧!”

  熊楮墨的中射出两道精光,毅然决然的说道:“我们要做的就是——无论付出什么代价也要守住洪水城。”

  他的话音刚落的便听见屋外传来震天的炮声,一声盖过一声。

  众人连忙冲出屋外,仰头冲着北面的天空望去,只见长城烽火台五峰狼烟冲天而起。

  明朝烽火台由砖包砌而成,贮五月粮及柴薪药弩,内里有井,驻五名军卒,没有军卒的地方可用五名居民替代,给予免于差役的奖励。

  当然这种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的苦役没人愿意去,为了防止逃跑,不幸被选中的人将会把名字刻在烽火天的烟墩碑上。

  明代传报军情除放烽、烟之外,还加上放炮,且点火放烟时还加上了硫磺、硝石等助燃。传讯方法明成化二年(1466年)有法令规定:“令边候举放烽炮,若见敌一、二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

  而在有的防区还有自订的传报方法,如宣府镇上西路各台夜则悬灯。悬灯的长竿分为三等,竿上悬灯均染成红色,以数量不等作为军情缓急、敌数众寡的区分。

  王破瓢攥紧了腰间的苗刀,怒道:“玛德,一定是建奴来了!”

  熊楮墨不可思议的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喃喃的说道:“五炮五峰?清军这是来了多少人啊?也不知道俄木布他们谈的怎么样了?”

  一队轻骑从洪水城的城门鱼贯而入,来人正是出使准噶尔部的俄木布,如同一支离弦之箭直奔守备府。

  “还好,你们都在,大事不妙!”

  满头大汗的俄木布双腿用力猛夹马腹,胯下战马发出一阵嘶鸣四蹄铁掌在地上滑出两道印记,堪勘停在熊楮墨面前。

  熊楮墨上前一步伸手抓住缰绳,望着飞身下马的俄木布面色凝重的问道:“出什么事儿了?”

  风尘仆仆的俄木布火急火燎的扯着熊楮墨进了守备府,语速飞快的说道:“一万清军主军,三万蒙古诸部的从军正在长城外陈兵列阵,准噶尔部摇摆不定,甘肃镇怕是受不住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