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机遇!_我的纪录片真的不想要高收视最新章节最快更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五章:机遇!

第(2/3)页

  要说唯一感到气愤的还是于光光。

  她一个人在朋友圈破口大骂某公司不讲武德,  违背行业道德,  自己羞于于这样的人为伍。

  底下的评论。

  “如果到时候播出效果好的话,你们江浙会去购买二次轮播的播放权吗?”

  回复:“当然会啦。”

  “那你还在朋友圈骂他们?”

  回复:“到时候江浙台买时江浙台的事情,  这与我说不说他们有什么搭嘎?”

  “......”

  于光光的无敌逻辑打败了很多人。

  虽然也有圈内的导演嘲讽朝阳影视这样窃取创意的行为。

  但是只有他们内心知道,要不是晚了一步,现在宣告项目成立的就是自己了。

  不管如何,朝阳影视成功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因为这则消息最终是登上了热搜。

  萧黄拿到了他想要的曝光度。

  而也有一些媒体联系到了徐文,询问徐文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

  徐文笑呵呵的对媒体说道。

  “好的创意本来就是分享的,自己在公众场合上说的话,不能算是抄袭,同时也祝朝阳影视的这部纪录片能够大卖。”

  徐文想的很明白。

  既然木已成舟,那何不说点好话呢。

  就这样朝阳影视进入了寻找赞助商,准备开拍的过程。

  而徐文这边的《河西走廊》也是迎来了第三集的开播。

  这一次在众多等候的观众里面,多了一位特殊观众。

  那就是朝阳影视的总监萧黄。

  他想的也很明白,自己没有拍摄过纪录片的经验。

  所以只能照着现在拍的最好的模板去学习。

  要说谁目前拍的最好,那还得是自己创意的来源。

  徐文!

  所以他也是成为了《河西走廊》第三集的观众一员。

  第一集说的是张骞出使西域。

  第二集说的是少年英才霍去病。

  而播出的第三集说的又是另外的故事。

  这一集的视角开始于一次盗墓。

  当时在河西走廊那边疑似发现了盗掘的迹象。

  有关部门当即对现场进行了抢救性的挖掘,最终在这里挖掘出来一座汉代的驿站。

  经过考古发现,这座驿站设备完善,有马厩、办公区、居住区等等都设备齐全。

  同时在这座驿站里面还出土了多达一万余件汉代的竹简。

  正是通过这些记载了文字的竹简,考古学家们知道了有关于这座驿站的历史。

  这是汉武帝设立在敦黄的一座驿站。

  也是当年在攻破河西走廊之后,汉武帝为了巩固边关,在河西走廊设置的四座驿站之一。

  目的就是联通西域,同时也是为了确保河西走廊掌握在汉帝国手里。

  同时,  在这一万余枚竹简上还记载着有关当时匈奴的记载。

  在当时,河西走廊上不仅设置了四座驿站。

  同时也铺开了汉长城这样的军事防御体系。

  邮差系统也向西延展。

  华国是世界上最早有组织的信息传递的国家之一。

  邮驿也被汉帝国视为“国之血脉”。

  自春秋以来,国家邮驿机构就被称为“置”。

  汉帝国的置不仅仅是传输公文政令的交通要塞,也是物资运输和往来公务员的接待站。

  置的长官,被称为置瑟夫。

  而第三集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在敦黄出土的一枚竹简所记载的故事。

  敦黄的置瑟夫在公元前61年的某一个早上接到了一封密令。

  一个来自长安的使团将要经过驿站前往西域出使。

  这个使团带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