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3章 愁云惨淡,战意昂然_蜀汉之庄稼汉主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73章 愁云惨淡,战意昂然

第(3/3)页

北,到时候大人就算是已在黄壤之下,也会欣慰含笑。”

  顿了一顿,又多嘴进谏了一句:

  “河北战事,大司马上负陛下重托,下担将士性命,斌虽愚钝,亦要冒死谏言,恳请大司马大战当前,以战事为要,莫再无关战事的事情而分心。”

  冯大司马听到这个话,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蒋斌,目光中再次露出些许复杂。

  面对理想主义者,冯大司马还是愿意多讲一些道理的。

  在南中时,蒋斌和自己之间的一些不愉快,其实起因也正是他太过忠于皇家。

  从这一方面讲,他也算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了。

  当然,这点不愉快,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河东太守的这个位置,还是冯大司马亲自举荐他的。

  “蒋郎君都说了,现在是战前,”大司马的脸上浮起淡淡的自信和从容,“若是连战前的琐事都要我亲自处理,那我麾下那些参军和参谋又该做什么?”

  就算是战时的战术预演,参军和参谋们这几年来,都做了不知多少次的推演。

  想起中都护府每年都会挑选最优秀的那部分学生进入参谋团学习。

  蒋斌脸上露出苦笑,“是斌布鼓雷门了,居然狂妄到想在军中之事上劝谏大司马。”

  虽说大司马是丞相指定的接班人,甚至大司马还是丞相的弟子。

  但不得不说,两人的行事风格,根本就是两个极端。

  以他的身份,还没有资格判定谁优谁劣。

  只是……

  看着走在自己前面显得有些轻松写意的身影,再想起在蜀地时,自家大人时常感叹丞相的辛劳。

  蒋斌心里不禁冒出一个有些不敬的想法:

  如果当初丞相能听从杨子昭(即杨颙)的劝说,“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

  想来就算是不如大司马现在这般轻松,想必也不必如在时那般辛劳。

  在河东太守府动员了河东的士吏之后,冯大司马马不停蹄,赶向下一个目标。

  负责驻守轵关陉的王含,早早就等待着大司马的到来。

  待他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激动地小跑上去:

  “末将王含,拜见君侯!”

  称“大司马”,而是称“君侯”,已经表明了他与冯大司马之间的关系。

  人人都能称冯君侯为大司马,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称大司马为君侯。

  “不必多礼了。”骑在马上的冯大司马示意王含,“前面带路。”

  没有客套,语气也不客气,却是不知多少人欲求而不得的态度。

  因为这表明着冯大司马的不见外。

  “喏!”

  王含应了声,却是没有转身,而是上前,亲自给冯大司马牵马。

  他本是王平的族人,被王平从族里带出来,又跟在冯大司马身边多年,常受指点。

  以前跟随冯大司马时,带领亲卫营,执鞭随镫最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虽说已经领军独守一方,但此时重操旧业,并没有一丝不好意思。

  倒是冯大司马见此,举起马鞭指了指前方那些迎接自己的将士,问道:

  “你好歹也算是将军了,如此姿态,不怕被人笑话?”

  王含摇头,认真地说道:

  “军中谁不知道末将是君侯带出来的人?君侯大恩,末将从不敢忘,莫说是为君侯牵马执鞭,就是为君侯赴死,末将也不会犹豫。”

  说着,他用空着的另一只手指向冯大司马马鞭所指的方向,“而且只要大司马允许,愿意为大司马牵马,恐怕会有不少人抢破头。”

  作为冯大司马最早的追随者之一,王含几乎可以说是亲眼看着君侯如何带领大汉将士,不断地击溃贼人。

  一步一步地树立起在大汉军中的威望。

  特别是在丞相逝去后,统内外军事的君侯,在上党一役中扭转乾坤,在军中的声望更是达到了顶峰。

  没有哪个将士不愿意追随战无不胜的统帅。

  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战无不胜的统帅,可以让他们取得更大军功的同时,还能最大可能地保下性命。

  荣誉,军功,性命……

  这些将士最需要,也是最看重的东西,也只有追随这样的统帅才最有可能得到。

  君侯,就是最被大汉将士认可的统帅,甚至在不少人的心目中,他已经是军神。

  大战当前,能为大汉军神牵马执鞭,丢人吗?

  不,这是荣耀,更是机遇啊!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