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情怀【求一切】_华娱,我的老婆我自己捧小说最新章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2.情怀【求一切】

第(1/3)页

  “陆导,你拍摄《潜伏》有什么情怀在里面吗?”

  蒋月希望陆晨能够来点煽情的东西。

  忆苦思甜一把,然后洒几滴眼泪,气氛其乐融融。

  这就是访谈节目的套路。

  可惜,陆晨根本不上套。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赚钱更重要,情怀什么的,等到我四五十岁之后估计会考虑吧。”

  这是实话,陆晨现在还真没资格谈什么情怀。

  而且他也不希望现在就谈情怀!

  在他看来,只有对自己没信心的导演才会谈情怀。

  比如星爷。

  从《西游降魔篇》开始,“周星池作品”这个名词的意义,已经从周星池作为演员的作品,转换为周星池只作为导演、监制或编剧的作品。

  这两者其实不是同一种东西。

  一个好作家,指挥一堆人一起攒书,即便依然由自己署名,攒出来的毕竟不会是好书。

  正如一大群沙丁鱼,像无人机蜂群一样立体排列出鲨鱼的形状,毕竟也不是鲨鱼。

  今天在影视、文学领域,这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原因很简单,就是水里漂着太多的钱了。

  “星爷”也一头扎进水里,是一件让人心痛也令人唏嘘的事情。

  他不演了,“演员周星池”消失了,倒是仍旧在导演,却是一部作品不如一部。

  然后就开始消费情怀。

  消费情怀,这没问题,但过度消费情怀,就意味着情怀的衰亡。

  不演,

  不是周星池。

  前世,2019年的《星剧之王2》,哪怕心有预料,人们还是买电影票是冲着星爷的《喜剧之王2》去了,既是冲着“喜剧之王”这四个字去的,也是希望这个“2”字,爬上更高的一个山峰,而不是从原来立足的山峰上摔下去。

  人们爱“演员周星池”,但也相信星爷曾是一个好导演。

  从狭义的“情怀”角度上来看,人们希望的是重返回忆,而不是把回忆打碎。

  陆晨对星爷的美好回忆定格在了2004年。

  那一年上映的《功夫》,真是登峰造极。

  丰满的底层生活,典型的周氏幽默,原汁原味的功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