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读片(求收藏求推荐)_我真不是医二代在线阅读免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3.读片(求收藏求推荐)

第(1/3)页

  祁镜主攻的是传染病学,当年经常住在摄片室向那些读片的影像学专家取经,可谓阅片无数。相较当初的读片量,陈霄台面上那十来张胸片和ct片,根本算不得什么,在他手里恐怕撑不过十分钟就全解决了。

  当然陈霄也有陈霄的难处,和这位副高搭班需要承担不小的压力,大意不得。

  张杰义是丹阳医院出了名的老混子,而且混得非常彻底。

  可以说祁镜在行政办公室里就是学的他那一套,按辈分算是祖师爷级别了。

  张杰义还不满20岁时就辞了裁缝店学徒工作,进了丹阳医院里做杂工。以前医院人手奇缺,搞的是中医传承的那套。只要在医院工作时间够长的,就能待在主任手下慢慢做个医生。靠着打工时听来学来的经验,张杰义在23岁时成功转型了。

  医学确实是一门经验学科,中医靠着大量人口基数的优势一直能活跃至今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但中医是先有经验再有理论,所以有偏方、有古方、有世家传承。虽然没法解释个所以然,但用的人多了,死的人多了,几百上千年改方更新至今,最后自然而然就有了效果。

  现代医学则相反,是先有理论再吸取经验。病例再乱再复杂,理论终究是那个理论,只要抽丝剥茧总能查出问题根源。

  如果查不出,那就是理论还未到。

  所以说,没有科学理论基础的现代医学什么都不是。

  恢复高考后,张杰义那一批半工半医的医生们都看清了事实,纷纷学起了医学理论知识,有的甚至还拿下了博士文凭。但可悲的是,张杰义成了另一类人,上班就是一个混字。直到有一天院里下了通告,他才不得不去夜大买了个大专文凭。

  祁森念旧,毕竟是在医院工作了30多年的老职工了,现在辞退他,等于掐掉了对方的晚年幸福。

  最后想想还是算了。

  其实这人待在自己科里也没什么,不会出乱子。一个内分泌科出不了什么大事儿,而且他本来就是科里的吉祥物,也没人希望他管事儿。可现在不同了,升职称要进急诊轮转,他想退休时拿个好待遇,就只能来急诊报道。

  这彻底苦了搭班的同行。

  张杰义是出了名的三不管,快死的不管,看不懂的不管,不属于他科室的不管。

  本来需要内分泌知识的急诊病人,无非就是甲亢和糖尿病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