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这地方是来对了!_家父汉高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2章 这地方是来对了!

第(2/3)页

大,这个人好用是好用,就是有些缺点太明显,不长眼,总是在没必要的问题上激怒自己。

        就在君臣两人吐槽着这个不长眼的家伙,用尽各种话来谩骂的时候,刘勃的一声阿父却打断了两人的交谈。

        刘勃蹦蹦跳跳的走进了厚德殿内,如今的他,甚至穿上了一身儒袍,看起来很是可爱。

        刘长大笑着,即刻伸出了双手,任由刘勃扑进了自己的怀里。

        「今日怎么回来的这么早啊?」

        「太学内今日有辩论,老师忙着去救治伤员,就让我先回来了。」

        「哦,那今日又学了什么啊?」

        「论语!」

        「哈哈哈,不错,不错。」

        刘长对浮丘伯的教学方式还是非常满意的,这位知道儒家的学问对娃娃来说有难度,因此特意将儒家的很多思想编成了故事,来灌输刘勃,让他去理解,在浮丘伯这样的教学之下,刘勃还真的学到了不少东西,有的时候也能说几个故事来逗乐刘长他们。

        刘勃生性乖巧,从不主动惹事,跟阿父还是不同的,浮丘伯最初还担心这会是一个缩小版的长老爷,会将太学弄得鸡犬不宁,可后来才发现,这简直就是老刘家罕见的老实人,跟他二伯父—模一样。

        刘盈自幼乖巧,对待他人都是彬彬有礼,除了一些特殊爱好之外,还真的就没有什么缺点。

        老刘家子不类父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比如高皇帝的儿子刘盈像楚王,儿子刘长像楚王,当然,两个楚王不是同一个,然后刘安像吴王,刘勃像太上皇,刘盈家的刘祥像刘长,刘恒家的刘启像刘长,刘肥家的刘卬像刘长,刘濞家的刘贤像刘长.....

        宗室的含长量还是非常高的。

        好在,刘长目前年纪较大的两个儿子,看起来都还不错,诸侯王像刘盈并非是什么坏事,其实刘盈这样的性格当诸侯王那是最稳妥最安全的,刘勃又不是长子,像二伯父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浮丘伯也越来越喜欢这个乖巧的弟子,不只是浮丘伯,整个太学的弟子们都知道了代王跟着浮丘伯学习的事情,常常拿着零食来看望代王,有的是好奇,有的是想将来能去代国当个官,当然也有的纯粹就是喜欢这个乖巧的孩子。

        「阿父,我学会了孝顺的道理!」

        「哦?孝顺?你说,要如何孝顺我啊?」

        「等阿父快要病死的时候,我会亲自跑遍天下,给阿父请最好的名医!」

        刘勃信誓旦旦的说道。

        刘长脸上的笑容逐渐凝固,随即侧着头对一旁的吕禄低声说道:「太学扩建的事情往后拖几天吧。」

        「唯!!」

        ...........

        唐国,晋阳。

        刘安恍惚的看着面前这雄伟热闹的城池,他有种返回长安的感觉。

        刘安领着舍人们马不停蹄的来到了唐国,一来是长长见识,二来就是对塞外的诸事。

        唐国果然是别有一番风景的,别的不说,就是那一路上脸上刻着字,光着头,面无胡须的人,就是其他地方所看不到的,刘安这一路上走走停停,在很多驿站都休息了,在这些驿站里,甚至有受了肉刑的官吏,这让刘安实在无法理解。

        为什么你受了刑还能当官吏啊??

        从河内往前走,画风顿时就变了,不再是那种平坦的耕地,处处都能看到胡人打扮的汉人,以及穿着汉服的胡人,有些时候,刘安都分不清面前这到底是什么人,在融合这方面,唐国做的是相当的彻底,大批的月氏人进入唐国,随即前往各个郡县,在这里结婚生子,有的干脆就放弃了游牧,开始本分的耕作,甚至是读书,当官。

        于是乎,唐国就出现了很多不会骑马的月氏人,每当说起这个话题的时候,这些人总是摇头不语。

        不只是月氏人,匈奴人,丁零人,东胡人,来自各地的百姓分别定居在唐国各地

        ,彼此文化交流,血脉交融,产生了全新的唐国文化,这里的人穿着就与中原不太一样,他们都喜欢穿便捷的胡衣,有点类似赵国的服饰,可若是你对唐国人说这是赵国服饰,他们就会来打你,这可是我们唐国的服饰!!

        在饮食上,唐国人也更加爱吃肉,家家户户基本都养着些家禽和牲畜,同时语言也变得更加粗壮,带着些腔调。

        在这里,基本上价是分不清谁是胡人,谁是汉人的,若是询问,他们就会告诉你,这里的都是唐人!

        这种情况对毛苌这种儒生来说,打击还是非常大的。

        「没有想到,在如此盛世,大汉之民居然被发左衽矣!!」

        毛苌是不太能接受这种情况的,在他看来,唐国已经野蛮化了,他们都吃胡人的瓜果,喜欢穿胡人的衣裳,弹奏胡人的音乐,甚至连口音都带上了胡人的腔调,这就是孔子说的「被发左衽矣」吧!

        可冯唐却并不这么看,他认为,这种交融是好事,唐国就是因为其包容,才能在短期内使得国家大治,人口充实,况且,他们说的都是雅言,怎么会是胡人之音呢?按着这个说法来,那楚吴那更加难懂的方言,不就是蛮夷之中的蛮夷了吗?

        刘安只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