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大汉第一学问大家_家父汉高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60章 大汉第一学问大家

第(3/3)页

研究数学,有人研究文学,有人研究史学,学术氛围极为热烈。

  刘长几乎将天下有名的大家都请到了这里,有的是文请,有的是武请。

  在高皇帝时期,还有贤才隐居在深山老林里,不愿意出来,高皇帝都没有办法,可是在长老爷的年代,不是你想隐居就能隐居的,长老爷下了令,地方官府就敢直接绑人,若是不服从,那就是违背皇帝诏令,对那些不愿意前来的大家,刘长是非常生气的,你学了东西不教人,不拿来治国,那你学着做什么?!

  在长老爷的暴政下,太学里积累了大量的“反贼”,这些人对皇帝是非常不满的,但是对太学的目前的情况,对皇帝在其中发挥出的作用,还是比较认可的,这就导致太学内的思想愈发的混乱,各种思想层出不穷,可刘长并不在意,太学就是要有点这种氛围。

  “陛下!”

  浮丘伯出来迎接,刘长也没有让这么一个上了年纪的老者给自己行礼,就在他的陪同下,在太学内转了起来,浮丘伯作为大家里的第一长吹,在刘长病重的时候,忧心忡忡,还几次前往看望,如今看到皇帝生龙活虎的样子,总算是安心了不少。

  “这太学当真是越建越大啊...不过,还不够!”

  刘长认真的说道:“学要分类,只是研究学问是不够的,朕准备在太学内设立启蒙学,培养大量的老师,下放到各地的官学里,还要设立真正的医学,然后培养大量的医生,设立军事学,培养年轻将领....要对学术做出一个详细的归类....除了这些,还要有物理,天文,机械,地理....”

  刘长此刻想起的正是后来的大学,太学跟大学很像,同样是在培养人才,可实际上两者是不一样的,此刻的太学,更像是后来的科学院,一大堆人才在这里搞研究,刘长需要科学院,可同样也很需要大学这样能培养大量人才的地方。

  刘长准备在国内大搞教育,做出一个详细的教育体系,这就需要大量的老师,医疗体系则需要大量的医生,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大学是能很好的承担这个义务的。

  刘长本来想要另外设立一个太学,可是天下各领域的英才都聚集在这里了,就不必那么麻烦,直接增加太学的职能就好。反正后来的大学也是一边教育一边研究。

  浮丘伯在这方面也没有什么想法,刘长说什么,他都答应。

  刘长不知想起了什么,忽然笑了起来,问道:“对了,浮丘公啊,我前些时日里读了不少儒家的经典,忽然产生了很多的想法,想要跟您切磋一番。”

  “嗯??”

  浮丘伯惊疑不定的看向了刘长,作为刘长的头号翻译官,浮丘伯还是很清楚刘长的水平的,皇帝很厉害,但是学问嘛...懂得都懂,陛下怎么会想跟自己来切磋学问呢?

  “陛下请说。”

  “你可知道致良知?”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臣当然知道。”

  “啊?”

  刘长一愣,他居然知道,难道这不是后来才出来的东西吗?他又急忙说到:“我说的是致知格物...是知行合一!您也知道?”

  浮丘伯点了点头,“致知在格物...您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孟子的学问了?”

  刘长脸色一黑,居然没让自己装成,王明阳误我啊!!

  他小心翼翼的问道:“理全在人心?”

  浮丘伯一愣,“这就是不曾听闻过的了...是什么道理呢?”

  刘长松了一口气,你不知道就好,你要是还知道,以后我就再也不去治理学问了,看到浮丘伯不知道,刘长便仰起头来,得意的说道:“这个啊,就是说这个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

  刘长结结巴巴的回忆着,说出了自己的解释。

  浮丘伯有些惊讶,却也不是那么的诧异,他只是惊讶陛下是从哪里听到的这些,最开始很像孟子的学问,可越说越不像,忽然又开始像他们荀子一派的学说,什么明理,还有什么人人可成尧舜之类的,可再往后,浮丘伯都不知道那像什么了,反正不像是儒家的学问...不过,倒也有些意思。

  浮丘伯陷入了沉思,刘长还在得意的讲述着。

  “陛下,您是从哪里听来的这些东西?”

  “乃是梦中所启。”

  浮丘伯沉默了许久,随即摇着头,感慨道:“这不太像是儒家的学问...陛下往后还是不要随意提及,容易引起争端...陛下还听到了什么,不如都跟我说一说?”

  “哈哈哈,好!”

  刘勃在门外等了许久,也不见阿父出来,拦下了一位进去递茶的学子,询问道;“我阿父在里头做什么呢?”

  “哎呀,陛下正在给浮丘公讲道呢,浮丘公拿着笔墨正在虚心请教,先前多听闻陛下博学,还不曾相信,今日看来,陛下的学问,难以测量啊,浮丘公都要跟着陛下学习...难怪陛下想要进文庙啊...”

  “嗯???”

  刘勃的脸上写满了无数个困惑,你确定说的是我阿父??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