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67章 哇个屁_我成了一条锦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367章 哇个屁

第(3/3)页

家也听不懂,怎么看呢?百老汇到中国来巡演的,往往也都是音乐剧,听旋律,看看剧情还行,人家的话剧也是不来的。

  “这事儿我管不了,您要是有想法的时候,可以联系中国京城人民艺术剧院。”

  “哇哦,您的英语真的非常流利。”

  哇个屁。

  “谢谢。”

  再说一句,哇个屁,我连法语的夸奖都听腻了。

  把人还给王胜,让他们去搅屎去了,季铭跟文晏先回酒店里——大致上他也知道这个老外是干什么的,因为很多中国艺术团体都有服务华人华侨的这种精神,包括一些歌手,也有海外巡演的行程,再甚至相声,也都有海外的部分……老外应该就是做这个的,还是挺有商业头脑的嘛,全世界范围内的演出经纪,其实都不太景气,能别出机杼找到一条生财之道,值得尊敬。

  硬是要得这个洋鬼子。

  ……

  第二天,《遇仙降》在蒙特利尔放映,此时的《遇仙降》已经不是籍籍无名了,戛纳的评审团奖,季铭的特别表演奖,对于蒙特利尔的受众来说,都不是陌生的事情。

  所以安排的是最大的放映厅,进场的时候队伍老长了,各种各样的肤色,华人的比例并不算非常多。

  带着英法字幕的中国电影,看着就要国际化一点哈。

  效果还是不错的,不管看没看懂,老外的掌声还是非常热情,交流环节,毫无疑问,季铭的法语又让很多本地人哇哦了,甚至有人在问,他是法国华人么?或者其它法语区华人?不然怎么这么地道?

  “我来到蒙特利尔之后,听到太多善良的人,赞扬我的法语,哈哈。首先我确实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从来没有在其它语言环境中生活过,”季铭很虚假地说了点小花絮,别小看了花絮,媒体就最喜欢这个:“在我去戛纳之前,其实并不是懂太多的法语,我在戛纳,在法国感受到了非常浓郁的关于电影,关于艺术的气息,当然我也知道我将来到蒙特利尔,我很希望能有机会跟这里的人,没有障碍地交流我们对于电影的看法,所以那之后才开始学习法语。我是个语言天才,是么?哈哈哈。”

  老外都给他竖大拇指:

  “是的,天才。”

  气氛好极了,大家都沉浸在一种互相追捧的欢快当中——之后白皮黄皮的乱骂,还是会骂的。

  蒙特利尔的仪式感,真的和戛纳不太一样,没有那么强,不管是媒体、影评人、观众,大家都更散漫一点。《遇仙降》播出之后,还是翻译一块找了好一会儿,才大概齐地把各种反馈找全。

  相较于季铭,反而是王胜比较关心一点。

  他要卖片儿啊。

  之前卖掉几个欧洲和亚洲的小国,大概也就是几十万欧元的收入,这回来,他希望把加国和美国都一块卖掉,国内的票房成绩,基本上不影响国外的卖价,最后的卖价由竞争者来定,假如能吸引到足够多感兴趣的片商,那么对方就会出一个可观的价格了。

  那么报导和放映的反馈,就非常重要。

  压着翻译小哥让人忙活,连气都透不过来了,小哥抬头看季铭,似乎是想要请求他的帮忙——不好意思,我是个莫得感情的资本家,谁让你收钱了呢,忙着吧。

  季铭对那边的“悲惨状况”无视,自己找了几家,拿起来看了看。

  反馈总体上还是不错的。

  “让人耳目一新的中国艺术电影。”

  “流畅的自然主义镜头风格。”

  “跨越语言和文化的成功表演。”

  然后剩下的,都是“流畅的法语让人哇哦”“钦慕蒙特利尔电影文化,J·Ming戛纳后学习法语”“亚洲演员当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幽默”——反正泥沙俱下,各种真心夸奖和优越感爆棚的报导,竟然丝毫不比《遇仙降》的正规影评少。

  全世界的媒体都一个鸟样啊。

  “拿奖,”王胜终于放过残花败柳一样的翻译小哥,转向季铭:“季铭,好多媒体都认为你有拿奖的潜质啊,如果你拿了这个奖,我保证在北美片的发行,一定会顺利得多。”

  “好,那你看是晚上行动,还是明早天亮前行动?”

  “啊?”

  “去抢啊。”

  “……什么让你抢。”

  “那除了抢,我也没其他办法了,”季铭无辜地眨眨眼,一边的文导笑的都坐不住,靠在沙发上。

  季铭跟王胜一直不太对付,王胜也没啥办法,谁让他一开始还想使唤季铭呢。现在他已经完全明白季铭在国内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了。再被不痛不痒地刺几句,也只有忍着。

  “明天晚上颁奖是么?”季铭看王胜又去压榨翻译小哥了:“大概国内是几点?”

  唐凡已经搞清楚了:“时差12个小时,国内刚好是早上。”

  哦豁,这一次不是半夜了。

  在颁奖礼即将到来的时候,国内的媒体,也终于开始聚焦这个并不受瞩目的国际A类电影节——“季铭能否超越1979年的沪上国际电影节影帝邓朝,成为最年轻的华人A类国际电影节影帝?”

  这个问题,仿佛一羽鹅毛,让无数人的心头渐渐荡漾出一丝痒意来。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