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4章 只为一人_我成了一条锦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424章 只为一人

第(2/3)页

电影票房是影史第三,主演艺术片拿了威尼斯影帝和一堆一堆各类影帝,主演话剧拿了大满贯……高处不胜还,独孤求败啊。”

  ——“这就是为什么他要去做音乐剧了吧?”

  ——“是哦,全新的领域,才能够放开手脚啊。”

  ——“啊,人家才22岁,就把一条大道走到了头,不得不换一条路走了,真是……”

  除了企鹅之外,颁奖典礼后的第二天,从官方到娱乐圈,绝大部分的媒体都参与报道了这个消息,覆盖面之大,大约所有订报纸、有手机、喜欢聊天儿的人,都能接收到这个消息了。

  从最普遍的“转发祝贺,季铭夺威尼斯影帝!”,到略激动的“华人之光!时隔25年,季铭为中国再夺一座威尼斯影帝。”然后还有大量的自媒体“震撼体”“沸腾体”“消息传来,举国欢呼体”……总之上到财经板块,关注二级市场,下到吃瓜的滑手机群众,都能找到一个角度来观察这件事情。

  甚至,微博财经还写了一篇社论《季铭的这座威尼斯影帝,到底值多少钱?》——从各大平台的流量数据,到光线、企鹅、京城文化的市值变化,喜田,以及季铭名下的天成文化的潜在估值,再到《默》和《哪吒》的票房和其它盈利窗口的提振,当然,最后还有季铭作为“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具价值的演员”本身……文章最后的结论是“虽然威尼斯影帝的沃尔皮杯并非纯金打造,但是它带动的商业价值,远比一百座纯金奖杯还要值钱,这是一场艺术和商业的双重狂欢。”

  外界的沸沸扬扬,是可以预料的,事实上,哪怕季铭没有拿奖,恐怕也会有一波反面热搜——“季铭失落大奖,生涯遇重挫”之类的,所以对于很多他身边的亲友,并不特别关注这些,他们都很清楚,以季铭今天的热度和地位,很多东西是必然的。

  身处剧组的谭子阳大哥,因为太累,没能第一时间关注——底层人士就是这么累,别看戏份没有多少,却比主演累得多,因为主演的行程都是定好的,拍十个小时,十五个小时,都有个数儿,但谭子阳这样的,大小有点名气,但又还没资格让剧组特别对待的,就比较苦逼。

  他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得好好表现,等戏就是其中一个努力的方面了,口碑嘛,就是这么传出去的,那个谁谁谁啊,态度很好的,平时有戏没戏都等着,随时能上,水平也不错,万一被谁听到耳朵里,机会也就来了。

  但这样一来,累啊,熬夜啊,基本就是常态了。

  所以,他第二天早上昏沉地去上工,点开微信才突然一个激灵。

  昨天颁奖了。

  “小谭干嘛呢?”问他的是男主角,三十岁出头了,也是这两年刚红出头的,可能自己熬过来的吧,脾气挺好,性格也不错:“着急忙慌的,怎么,忘了回女朋友微信了?”

  “啊不是,我看看新闻。”

  “噢,你是季铭的同学对吧?”男主角突然想起来,这事儿也不难知道,谭子阳现在也算十八线,季铭的“阴影”下也有他一个小小的影子了:“你还不知道啊?”

  “昨天睡得太快。”

  男主角笑了笑,没说,让他自己看了,然后就见他握了个拳头,挥了一下,很兴奋的样子。

  “看见了?”

  “是啊,真拿了,”谭子阳真挺兴奋的,威尼斯影帝啊,天爷,这可比戛纳那个特设奖要硬气的多:“之前一直觉得他会拿,但真拿了,还是挺惊喜的。”

  男主角点点头:“那可不,威尼斯影帝啊。不过你们俩关系不错啊?”

  “四年室友呢,天天一起吃饭打球上课。”

  男主角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到底是恭喜呢,还是同情呢,好像都不合适。谭子阳反而没有想那么多,他给季铭发了条微信“牛哔”,就进他们宿舍群开侃了,里头周鑫和王玮已经聊了一大篇,主要围绕着去哪吃一顿好的——季铭请客来展开的。

  “卧槽,等我回京再吃啊。”

  “谁知道你什么时候回来,大不了我们吃的时候,给你叫个外卖,黄焖鸡米饭可以么?”

  “……艹,你说的出口,你们吃京城饭店,我吃黄焖鸡米饭?”

  “哎呀,铭儿都是威尼斯影帝了,我一下释然了,”周鑫跳过吃饭这一出,感慨道:“以前虽然不说,但还是有点不甘心啊,怎么我就没那个命呢,没那个天赋呢?但现在突然都想通了,人跟人就是不一样的,铭儿他一步就能顶上我们二十年,甚至一辈子,太高了,高到看不见了,也就没什么不甘心的了。”

  “也是,”谭子阳笑了一下:“为难你了,跟铭儿,还有我在一个宿舍待四年,压力太大,没变态就不错了,别对自己要求太高。”

  “我呸。”

  等他放下手机,开始拍摄的时候,竟然发现剧组众人对他客气了很多,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