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荀况入魏_相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十二、荀况入魏

第(1/3)页

  在天门关大战之时,一个不速之客来到了大梁。

  最起码在庞癝看来这是一个不速之客。

  这一年,儒家领袖之一的荀况辞去楚国的兰陵令一职来到魏国游说魏王。

  对于这个曾经担任过三次稷下学宫祭酒的博学儒士,魏王是欢迎的。

  在荀况到达大梁当日,魏王更是出城三十里前去迎接这个名满天下的饱学之士。

  庞癝的态度就不同了,对于荀况的到来庞癝持厌恶的态度。

  本来魏国国内诸子百家之间就争斗不断,荀况的到来无疑是火上浇油,使得群龙无首的儒家再次凝聚在一起,只怕以后魏国的朝堂更加的纷乱复杂了。

  果然不出庞癝所料,在荀况向魏王提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观点之后,魏王甚是喜悦。

  在魏王看来,荀况的思想终有摆脱了以往儒家的那一套因循守旧的观点,与法家思想相结合,于是当场就欲拜荀况为御史大夫。

  荀况也不推辞,当场就接受了魏王的人命。

  第二天,荀况以全新的姿态进入魏国朝堂高谈阔论,且每一个观点都与魏王心中的想法相合,这使得魏王更加的看中荀况。

  上有魏王的看中,下有儒家弟子的支持,可以说荀况初来乍到魏国便已铸成了其安身立命的根基。

  更何况廷尉韩非虽是法家,与儒家格格不入,但荀况却是韩非的老师,使得韩非因惦记师徒之情而不敢有所反对。

  荀况在大梁的家中,一群儒家弟子围着荀况说道:“我等日思夜盼终于把先生您给盼到了魏国。”

  “眼下庞癝以相邦的身份把持魏国国政,而其又排斥我儒家观点,使得我儒家弟子在魏国朝堂寸步难行。”

  “先前大王本不欲杀杞城那三十二名儒家弟子的,都是庞癝和尉缭的一再坚持,使得大王忍痛把我儒家三十二名弟子全部斩首,更是夷灭了其三族,气得孔先生当时就吐血而亡,此仇此恨不共戴天。可以往我儒家弟子在魏国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