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七、历史改变_相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百六十七、历史改变

第(1/3)页

  春去秋来,转眼间便已经到了公元前二百三十年,经过数年的修养生息,此时的魏国已经恢复了不少元气,虽说兵力上仍旧没有恢复到秦、魏大战前的规模,然此时魏国如若征集全国之兵,仍旧能够拥有七十万人的规模。

  之所以能够有如此之大的规模,盖是因为魏国占据的乃是天下间最富庶的土地,而且,人口最为稠密的大梁、陈郡、陶郡、齐地,泗水地区以及河内等地都是数十年没有经历过战火的侵袭,故而即便魏国经历了好几次大战,本身损失的并不是很严重。

  当然,河东、河洛等经历过战火的地方,民生依然凋敝,但却也已经比刚战争刚结束时要好了很多。

  虽说修养生息,然而这两年魏国仍旧未停止对外小规模的动兵。前年,魏国派刘季为主将,率兵由郢城出发,向南渡过江水,夺取了楚国的长沙等地,并设立了长沙郡。

  去年冬季,刘季又率兵由州、夏浦两地出发,乘船渡过江水,夺取沙羡、鄂等地,而后魏国改夏浦为江夏,在这里设置江夏军,官吏江夏、州、沙羡、鄂等周边数城。

  因为魏国的强势崛起,此时天下局势彻底被改写。如果说这两年魏国是一直在攻略楚国的话,那么北面的赵国则是一直在攻略燕国。

  公元前二百三十二年冬,赵国国相李牧领兵十万,由武遂出发渡过易水,直扑燕下都武阳。燕国虽然在武阳集结了超过二十万的人马抗衡李牧,可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二十万大军便已经被赵国打得仓皇北顾,李牧顺利占领武阳。

  而后马不停歇,李牧又接连攻克了涿、方城、临乐等周边数城,直到大军到达燕都蓟城南面的治水河畔,大军方才回师。

  而到了公元前二百三十一年,李牧再度率领大军北伐燕国。此番李牧统兵超过二十万,大有一举灭燕之势。燕王喜惊惧不已,急忙派出使臣向秦、魏两国求救。

  而此时魏国正攻伐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