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六、楚使到来_相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百四十六、楚使到来

第(1/3)页

  范增出生于位于寿春南百里处的居巢,对淮南的风土人情自是在座之人中最为了解的。故而对于庞癝的点名,范增并未有丝毫犹豫便开口说道:“其实说起来,无论是寿春东部的钟离地区亦或是西部的期思地区,人口规模都是差不多的。两地的气候也很类似,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地形了。期思多山而钟离多泽。论起沼泽分布区域之广,钟离地区仅次于郢地东侧的云梦大泽。自然,也因此,钟离那边虽然出产的粮食不多,但鱼虾却很是丰富。其他的下官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就是怕我大魏的将士如若去了钟离那里,适应不了那里的气候以及饮食。”

  范增的意思很明白,论起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庞癝之前所说的自是在理。可考虑问题也不能只是凭借这一点,还有诸多其他的方面要考虑在内。

  南人善水,而北人善马,这是不同地区的人自幼养成的生活习惯所导致的。说道饮食习惯,即便魏国地处中原,然国内之人很少有经常食用鱼虾的习惯。

  来自后世的庞癝更是明白这一点,南方人的餐桌上如果天天让他们吃面食,只怕不出一个月,他们就会厌烦。而北方人同样如此,如果让一个北方人天天吃鱼虾,只怕不出十天,他们闻到鱼虾的腥味就会大吐特吐。

  魏国在这一方面还好一些,如果将鱼虾运送至秦国,除却王宫贵族知道该如何食用鱼虾之外,只怕绝大多数秦国百姓都要被鱼刺卡住喉咙不可。

  后世著名作家路遥曾在《平凡的世界》里写过这么一小段故事,说小说主人翁之一的孙少安在陕北的村子里开了一个鱼塘,待鱼养成之后,孙少安分给村子里的村民吃,可很多村民却因一辈子都没有吃过鱼而被鱼刺卡住了喉咙,引起了不小的笑话。

  要知道那可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陕北农村,连那个时代的农民都未曾有百姓食用鱼虾,更何况是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