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七、困顿的秦国_相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百二十七、困顿的秦国

第(1/3)页

  曲沃向西,除却大河岸便的汾阴城之外,中间便再无别的城邑,都是些崇山峻岭。也因此,曲沃与汾阴之间并未修筑驰道。

  其实整个河东也就一条驰道,就是北起平阳,沿汾水经过陉城、新田,而后又有新田向南经过曲沃、安邑,再途径浊泽,直至蒲阪关与南面的封陵。

  如果说蒲阪关那里有河东至河西唯一的一座桥梁的话,那么封陵就是河东最好的渡口。然而封陵却在蒲阪关的南边,距离曲沃不止二百里,自然不会成为王翦逃回河西的首选地点。

  既然已经知道安邑已经被魏国攻占,那么王翦能够逃跑的地方就真的不多了。汾阴的距离最近,然其道路也是最不好走的。不好走就意味着魏、赵两国的追兵也不好追,故而王翦便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向汾阴方向逃遁。

  因为见机快,王翦率领着几个亲信成功的逃脱了的追击,然而其手下的士卒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赵军的追击之下,除却两万人马跟随王翦的步伐成功的逃脱了追击之外,其余十八万秦军溃兵都被李牧率兵在沿途或杀戮,或俘虏。

  两天后,因为道路实在崎岖难走的缘故,李牧不得不率军返回曲沃。

  统计了秦国战俘之后,发现秦军战俘只有十万之众。看到这个数字,李牧有些惊讶,他本以为在自己的追击之下,秦国溃兵最多也就被杀死了三、四万人而已,却没有想到,死在赵军手上的秦国溃兵竟然有八万之众。

  问了一下原因,李牧发现死亡的名单之中,至少有一半是被赵军刻意杀害的。自长平一战之后,秦、赵两国便结下了血海深仇,这些李牧不是不知道。然而毕竟长平之战已经过去了二十余年,李牧怎么也没有想到赵人对秦人的仇恨依旧是这么的大。

  只是稍微一细想,李牧便知道了原因。这是因为自己麾下的这十万将士中,绝大多数人都是长平之战中无辜被杀的将士们的遗孤,他们又怎能不仇恨秦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