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找煤造窑子_刘宋汉阙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五章 找煤造窑子

第(1/3)页

  砖块在华夏很早前就被发明出来,只不过那时只是最简单的夯土砖。压根没有经过烧制。

  后来在春秋战国时,制砖工艺突飞猛进,等到了秦朝时,砖块的烧制工艺更是趋于成熟。

  不过因为工艺等的限制,一直到宋朝以后华夏建筑才开始大规模普及砖块的成熟,但这并不意味着现在南北朝的时候砖块质量就差到王买德轻轻一掰就断开的程度。

  “此等残次品也敢用来建城,他们真以为我是好欺负的不成?”

  刘义真眼中出现凶光。

  他怀疑是自己表现的太温顺,让一些人有了不该有的心思。

  “长安公,非也!”

  见刘义真要砍人,王买德连忙解释。

  “不是作坊偷工减料,是作坊的问题。”

  在王买德的解释下,刘义真才知道自己想多了。

  制砖的工序首先是取黏土,之后经过长达半年之久的风吹日晒,自然地侵蚀其内部分解松化,然后再进行手工粉碎、过筛,只留下细密的纯土。

  将纯土加水滋润,像和面一样反复和炼,和炼好的泥土通过制坯模塑形、晾干后就可以烧制。

  这批砖就是烧制这一步出现问题。

  因为现在用的砖都是之前作坊里剩下的砖坯,原本都是后秦皇室打算用来建造佛寺或者宫室的,可因为刘裕光复关中,那些半成品就搁置下来。

  如今听闻刘义真要新建长安,作坊之人便将这批砖块烧制为成品。

  可这期间经历的时间或许有些长,砖坯被风化的有些过头,里面产生了细密的孔洞,这就导致烧制出来的砖块很脆。

  再加上修城所用的砖块都要求是青砖。

  青砖与红砖的烧制方式差不多。

  青砖与红砖最大的区别就是在烧制完成后需要用水冷却,使粘土中的铁不完全氧化,显现出青色来。

  如此制作的青砖比红砖要结实的多,后世之所以普及红砖是因为近代洋人入侵华夏,对红砖十分偏爱。再加上红砖造价要比青砖便宜,久而久之资本便抛弃了华夏传统青砖。

  青砖经过水冷可以使自己质地更优良,但同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