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香港上市_逆流1982无错字完整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香港上市

第(1/3)页

  对于现如今的内地企业来说,能够在香港上市,绝对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

  香港股市的强大,已经足以让任何一个梦想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内地企业都想要抢占的支点。

  1992年,《大时代》在香港热播,万人空巷。而在人们追往忆昔股市上个世代的传奇之际,新的大时代也在徐徐展开。

  《大时代》播出的同时,总设计师在深圳河对岸画了一个圈。

  上世纪90年代,正在崛起中的中国企业,亟需资金支持。总设计师亦鼓励中资企业向外拓展,吸引外资。

  时任港交所主席的李业广,迅速意识到这是香港市场不能错过的时代机遇。1992年,李业广给当时的*****“上书”,恳请内地国企赴港上市。

  当年,青岛啤酒成为第一家直接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自此,香港市场开启“H股”时代。

  青岛啤酒的上市仪式一反传统。“从香港联交所成立那天起,所有公司上市都是开香槟酒庆祝,唯独青岛啤酒上市这一天,开的是青岛啤酒!”“H股之父”、首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刘鸿儒在著书回顾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时这样写道。

  港交所还特意把168的股票代码留给了青岛啤酒,寓意一路发。

  投资者的反应也异常狂热。青岛啤酒早晨发行,结果前一天夜里领取申购表格的申购者就排起了几百米的队伍,最终超额认购达400多倍,冻结了几千亿的资金。

  青岛啤酒也确实不负“168”,这家百年老店就此扩张提速,完成从偏安一隅向国际品牌的跨越。

  李业广的这张“内地牌”,也给港交所打出了一个新天地。港股市值从1990年初的1万亿港元,到了90年代末的时候,已经突破了7万亿港币。

  天音集团虽然在内地名气很大,已经达到了国人皆知的地步,但是在国际上,知名度依然小得可怜,和国际上那些知名的跨国企业根本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