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章 那就答应了吧_起航199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67章 那就答应了吧

第(3/3)页

最大功率才500多KW,有着足够的冗余。

        至于这套倾转机构未来能够承受多大的传递功率,还要看材料技术的发展和方案的优化,就现在而言,根据我们掌握的材料情况,最大能够传递2500kw的功率,如果未来我们对这套系统不断的进行优化……康斯坦丁·安东诺夫先生表示,理论上应该承受至少5500KW的功率。”

        “5500千瓦?”张起航想了想:“那就是差不多7500马力了?”

        “是的,”张继文说完,又赶紧补充道:“当然,只是基本的结构和思路类似,可以承受5500KW功率的倾转机构,肯定比咱们这个700KW的要复杂的多。”

        张起航笑着点头:“你不说我也能明白……老张,你们估计要多长时间才能够拿出可以飞的原型机?”

        “最少也得3年。”

        “最少三年?”张起航有点惊讶:“需要这么长时间吗?公司需要你们搞的只是个技术验证机,对气动外形和飞控技术进行验证,对于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根本就没有限制,哪怕你们最终搞个500公斤的小玩意儿出来也没关系。”

        “我明白您的意外,其实一开始我和您的想法也差不多,觉得又不是搞V-22‘鱼鹰’怎么复杂的东西,不过就是一个技术验证机而已,能有多麻烦?可真到了参与进来之后,我才发现自己之前把事情想的简单了,”张继文苦笑着说道:“别看咱们这个技术验证机对重量方面没要求,一两吨甚至几百公斤的最大起飞重量都没问题,貌似很简单,但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发动机的问题还好说,怎么找都能找得到,最难的地方就在于飞机的气动外形设计、飞控以及那个形状介于直升机主旋翼与传统螺旋桨之间的螺旋桨,这三个东西,并不会因为你的飞机是大还是小而有太大的区别,要说区别,无非就是咱们搞的是技术验证机,对于材料方面的要求不高,大家讨论的结果是所需的材料都能够在国内找到或者买到。

        但最要命的是,这三个东西咱们国内没有任何的积累,都要从头开始搞,所以我才说三年已经是最顺利、最理想的情况了。”

        张起航缓缓的点头:“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

        张继文不说,张起航还没意识到,但现在听张继文这么一说,张起航立刻就反应过来,可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么:以那个螺旋桨为例,这个东西在倾赚旋翼机处于垂直起飞状态的时候,相当于直升机的主旋翼,将飞机给“提”起来;在处于水平飞行状态的时候,则又相当于传统固定翼螺旋桨动力飞机的螺旋桨,给飞机提供一个水平的力,“拉”着飞机往前方飞行,这么一来,问就来了:以前的时候,直升机主旋翼干直升机的活儿,螺旋桨干螺旋桨的活儿,大家泾渭分明、互不打扰,但现在,忽然有人跳出来说你一个人要干俩人的活儿……这么一来,这个螺旋桨该怎么设计才能同时满足两种工况。

        不,甚至还不是两种工况,只是两种工况倒也简单了,最要命的是中间的过渡,就很让人挠头了。

        螺旋桨是如此,飞机的整体气动外形设计和飞控系统的设计也是如此,倾转旋翼机这种独特的飞机,已经不可能再采用传统的“机械-液压”飞行控制系统了,只能采用电传飞控,偏偏华腾工业集团在电传飞控方面没有任何的技术积累,只能向老大哥们求援……

        “慢慢来,你们就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公司不着急,”张起航拍拍张继文的肩膀:“三年不行就五年,五年不行就十年,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成功的。”

        有了张起航的这番表态,张继文就放心了,他笑着道:“10年就不用了,如果真的要用10年才能把这个技术验证机搞出来,那我干脆一头撞死好了,还不够丢人的……3到5年,我们肯定能把技术验证机搞出来。”

        张起航笑着点头。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