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章 开始培养接班人_起航199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32章 开始培养接班人

第(2/3)页

‘鱼鹰’那样的倾赚旋翼构型,类似贝尔直升机公司的X-2技术验证机那种也可以,甚至其他的气动形态也可以……既然是技术验证机,那就是把握怎么大怎么来,搞一个最大起飞重量1吨多或者2吨多的小家伙也没问题,目的就是探索和积累经验。”

        “这样啊……”

        听到张起航这话,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和康斯坦丁·安东诺夫对视了一眼,说道:“没有构型限制?”

        “没有。”

        “只是一个技术验证机,用来探索整体气动结构和飞控系统的?”

        “对,只是技术验证机。”

        “如果是这样的话……”

        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看了康斯坦丁·安东诺夫一眼,皱着眉头说道:“似乎可以搞一下试试?”

        康斯坦丁·安东诺夫点点头:“如果只是一个一两吨的小家伙,而且不要求量产,那对于材料的限制确实不高……那发动机呢?”

        张起航说道:“贝尔X-2的输出总功率为1400马力,最大起飞重量2400公斤,如果咱们将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限制在2400公斤以下,两台涡桨-9就够用了,如果把最大起飞重量限制在1吨左右,甚至一台涡桨9也够用——如果你们觉得涡桨-9还不够成熟,那想办法采购两台PT6A-27或者TPE331也可以,都是最大输出功率500级别的涡轮轴发动机。”

        涡桨-9是一款从涡轴-8涡轮轴发动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轴改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整体输出功率与涡轴-8D大致相当。

        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和康斯坦丁·安东诺夫对于涡轴-8和涡桨-9并不陌生,两人沉思了片刻,点点头:“如果只是技术验证机,那确实是足够了……那具体的气动外形呢?”

        两人还是觉得或许张起航会有什么想法。

        张起航说道:“贝尔X-2那种推进螺旋桨构型或者‘鱼鹰’那种倾转旋翼构型都可以,不过既然是做技术验证,我更加倾向于‘鱼鹰’的倾转旋翼构型,另外,‘鱼鹰’的发动机和螺旋桨整体旋转的方式有不小的弊端,能不能优化一下,改成只是螺旋桨旋转、发动机短舱不动?”

        作为过来人,张起航自然知道虽然X-2构型以及未来在这个构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SB-1高速直升机的性能也不过,但米国陆军最终选择了V-280这种传承自“鱼鹰”的倾转旋翼构型,那就说明倾转旋翼构型一定有其他构型无法比拟的优点,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说的,直接照抄V-280的气动构型就是了。

        “发动机短舱不动、只是旋翼动么?”

        伊戈尔·雅罗斯拉夫斯基皱着眉头向康斯坦丁·安东诺夫问道:“康斯坦丁,你觉得能不能做到?”

        对于曾经的米-26的主减速器设计师来说,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康斯坦丁·安东诺夫想了想,说道:“如果只是一个一两吨重的技术验证机,那没问题,不管是材料还是技术都能够轻松搞定,但如果想要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来一型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0吨的通用中型高速直升机,可能会比较困难。”

        一两吨重的直升机,倾转部位才承担多大的力矩?但如果最大起飞重量上升至10吨乃至十二三吨,那么倾转位置承受的力矩就有些吓人了,用什么材料才能够保证这个位置的可靠性、耐用性,可以说是给材料工程师提出了一个巨大的考验。

        有了康斯坦丁·安东诺夫的这句话,张起航就放心了,他笑着一摆手,说道:“现在能做到就行,至于将来……我们要相信技术是在不停发展的嘛,之前是这个方向没有需求、没有人往这个方向发力,现在有了这方面的需求,谁又敢保证七八年乃至10多年后,咱们搞不出来符合要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

        听到张起航这话,康斯坦丁·安东诺夫当即点头:“如果是这样,那我没问题了……对了,D-30KP-4这个发动机又是怎么个情况?西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