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远芯的大佬们_1991从芯开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完整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22章 远芯的大佬们

第(1/3)页

  陈静说进科委会比评院士还难,从某种意义上,这是真的。

  原因很简单,在90年代而言,院士作为最高学术称号,本质上还是代表学术荣誉而非利益。当然,资源会多一些,但并不离谱。

  但远芯的科委会则不一样了,一旦成为科委会的正式成员,除了荣誉之外,更代表了在远芯科研线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最直观的收入。

  迄今为止,科委会的设立已有四年,但依旧只有五个正式成员,观察成员倒是多了好几个,譬如席总从IBM归国的师兄唐军——远芯的第一代DSP处理器便出自他的团队,为了远芯的综合发展,现在DSP团队一分为二。一个依旧在追赶德仪和IBM等老牌的DSP大佬,一个则协助基于YX架构的3G基带芯片的整合。

  DPS芯片,对于其他行业或许没什么,譬如家电行业,PC行业,MP3,MP4等数码产品……DPS是八竿子都打不着的芯片。但对于通讯领域这种需要进行专业数字信号处理的行业而言,DSP芯片便是真正的核心。

  特别是通讯基站。

  在传呼机时代,远芯还能用单片机来凑合一下,但进入GSM时代后,再凑合就只有死路一条。时至今日,远芯在通讯基站上面,数字信号处理都还是采用的德州仪器DSP芯片。

  至于远芯自研的第一代DSP芯片,因为其是通用型DSP,因此被积极推广在廉价手机、数控机床、马达控制等领域——在这一领域,即便是远芯,也敌不过德州仪器摩托罗拉IBM等大佬,属于从指缝里捡漏的那种。

  但好歹它是国产,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在代号为麒麟的3G基带SOC中集成得很好,算是未来可期吧。

  ——在确定代号的时候,秦为民和田耀明两个团队手下的各路人马争执不下,最后也不知道怎么传到了苏远山耳朵中了,他几乎以耍赖的姿态为3GSOC定下了“麒麟”这个名字,而且表示一直用下去。

  ……

  除了唐军博士,还被列为观察成员的还有陈建国博士和梁梦松博士,以及程鹏和朱永贵。

  陈建国不用说了,一直以来都在主导着铜导线制程,虽然随后也获得了梁梦松博士的协助,但功劳大头终归是在陈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