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三奖归一_1991从芯开始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完整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05章 三奖归一

第(1/3)页

  一周后,nature正式背靠背刊登了关于双层石墨烯的两篇重磅论文。

  如果在平静的湖面上扔下了一块巨石,整个凝聚态物理学界立刻沸腾了。特别是领域,更是集体陷入了高潮。

  长期以来,超导领域说取得的成果都稳定产出在低温+不同材料的领域中。科学家们不是没有尝试过其他的路子,但时至今日,依旧没有找到突破点。

  以至于有物理学家戏称,自己这帮人走的还是爱迪生当年的路。

  如今双层石墨烯在特定角度和温度下说展现出的超导属性,无疑给超导材料找出了一条新的方向。

  ……

  电科会议室,数位大佬齐聚一堂。

  这些大佬,是真正的大佬——电科目前拥有十二位全职院士,其中工程院院士居多,一共有七位,科学院院士仅有五位。

  “我虽然不是物理专业,但我也能理解石墨烯以及随后一系列发现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说昨天的两篇论文了。它的意义已经跳出了石墨烯领域,继而影响到整个凝聚态物理。”

  席小丁在一帮人中最为年轻,但他的气势丝毫不弱于在座的大佬们。

  开玩笑,他可是以数学家身份进的中科院。

  “因此,今年的院士推荐,我建议不要再想着论资排辈了,直接就苏远山教授。”

  席小丁特地为苏远山加上了职称,提醒诸位,苏远山的身份可是电科的特聘教授。

  在座一干大佬都眼观鼻,鼻观心的不说话,有些还带着含蓄的笑——在笑的多半是工程院的院士们,他们之前倒是有过想推荐苏远山的想法。毕竟嘛,苏远山的老爹就是校长,  也是工程院院士。

  但据说……苏远山的意见是,他的成果不足以进工程院。

  ——虽然大家都知道,  特别是电科的老人都知道,  苏远山才是整个远芯的灵魂,  但拿出来服众成果,确实都是以其他人的名义说诞生的。

  所以这件事也就推迟了下来。

  但要进中科院……也不是说进就能进的。

  首先推荐这一关,  就要考虑太多——作为电科的全职院士,除了成就之外,大家会更多的考虑多一个院士会为学校带来什么好处。

  很显然,  把院士给苏远山,论实际“好处”,是比不过在学校里的任职的教授的。

  对于此,席小丁也很清楚,  他也知道,苏远山的志向并不在一个院士——拿苏远山的话说就是,院士是迟早的,  他这辈子的天才名号、各种“最年轻”、各种记录已经够多了,  没有必要再捞一个“最年轻院士”的记录。

  因此席小丁此前一直都不着急,毕竟这院士给苏远山就是个名誉,但给其他人那就是资源。不然按照他的脾气,  他进中科院第二年就要使劲往上推苏远山。

  但现在,  席小丁是彻底忍不住了。

  他太清楚一个身背九篇nature,  且每一篇都有着高引用的学者的地位有多高——如果拿国际影响力而言,除去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一辈科学家……或者说,六十岁以下的科学家中,  国内没有一个能够比得上苏远山的。

  要知道,苏远山可是获得过麦克米兰奖的!

  别的不说,从99年开始,  每年讨论苏远山到底要“陪跑”诺奖多久,都已经成了十月份的集中热门话题。

  “我们总不能让他拿了明年的沃尔夫奖,  或者干脆是明年揭晓了诺奖再推荐吧?”席小丁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环视四周:“那样,怕不是会让人觉得国内的科学界的人是不是有病。”

  席小丁虽是院士,但他极少在学院办公,而且一直都带的博士,  只是每周固定会上三节课——每次他的课都会连讲台都要坐满人——因此,  席小丁与在座诸位……真的不是那么熟。

  他不用考虑其他人的感受,  更不用担心被针对和排挤——相比人家拼死拼活还要靠各种“交际”才能拿到的经费,  身为远芯首席科学家的席小丁有着近似于无限的资源。

  因此,席小丁的话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