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五鬼_山海韫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回 五鬼

第(3/3)页

,说道:“长者,节哀!”

说罢转身要走,那老汉见状急忙拉住,把银钱递还石弢说道:“小哥,这是何为?”

石弢见他不肯收,于是劝道:“我平生最敬重孝子,今闻令郎之事,颇为伤怀,只恨无缘相交,这算是我代令郎尽最后一份孝义。”

石弢不敢多待,把银钱置于桌案,仓惶逃出灵堂,只闻身后哭声愈烈。

一路出来,他整个人心事重重,闷头牵马往箕尾山走去,路上和三娘诉说道:“三娘,我们真的是在行善积德吗?”

三娘听闻石弢异常,问道:“小财迷,你怎么了?”

石弢把刚才经过说与三娘,三娘宽慰道:“生老病死本就是人间常态,白发人送黑发人也并非少有,虽哀,但对天道而言,是小哀。活人之事惊动死人,是暗动天数,他当有一劫,此为定数,不过是天道借你我之手,应他的劫罢了,无需彷徨。”

石弢又问道:“天道就该善恶不分,是非不明吗?”

三娘反问:“何为善恶?”

石弢愤愤然:“那客栈掌柜欺男霸女、强取豪夺,便是恶;王二郎是惩治恶徒、行侠仗义,便算善。”

三娘轻笑道:“若按你这善恶论,那五鬼搬运法害得周遭百姓一贫如洗,又当如何?”

石弢默然,只听三娘说道:“众人皆知善之为善者,斯不善矣。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低者,人之不欲也,然水往,是谓不争。水过之处万物滋生,乃有润物之德,是谓利物。

水能冲刷污垢,却浑浊己身,人之所恶也。然浑水孕育生灵,岂不闻水清无鱼乎?故曰上善。

可水有奔腾时,一朝大雨,则浩洋不息,阡陌俱毁,生灵涂炭,每受其害者,不知几何?然世间大城仍居水边,众生亦居水边,何也?”

石弢闻言说道:“无他,唯生存耳。”

三娘道:“此近乎于道,何言之所为尽善,道且不能,况人乎?此谓上德不德也。我等修道中人,观天之势,执天之行,施行于天,行大善何惜小恶?故又有一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石弢心中不服,怒道:“我非天地,亦非圣人,只知勿以恶小而为之,今日所为,却非我本心。王二郎虽有过错,但罪不至死;客栈掌柜本就是恶人,今遭厄难,正是报应,但却得我等所救。善不赏,恶不罚,去他娘的天道!”

三娘见苦劝无果,再说下去,恐他犯浑怠工,于是笑道:“罢罢罢!此番算是我二人初出茅庐,太过武断,下次遇事,先问明因果再行事,尽量找个不违背你本心的法子。”

石弢破口大骂天道,一腔愤怒得以宣泄,心情也有所好转,说道:“事已至此,也只好这般。”

说话间,石弢已爬上了箕尾山,第一次见辽阔的东海,一望无际的蔚蓝色,与天边连成一线,几只孤鹜在空中飞舞,风儿吹起万道波光。看近处,那水来得汹涌,后浪推着前浪,势若奔马,拍打在岩石上,激起万朵白花。

眼见此景,石弢放声大喊,拔出宝刀,奋力挥舞,正是他在军阵中所学的刀法,你看他一刀狠过一刀,像是眼前有什么巨恶之人,要一刀斩之。练罢多时,他一吐心中郁气,在石壁上刻下:

“自鹊山之首,以至箕尾之山,经十山,行二千九百五十里。”(第一卷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bwx.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